「造數」經濟學

從生產營運、風險管理到投資決定,會計資訊都是必然的起點。

會計是解決企業內部管理層和不直接參與企業日常運作的股東與貸款人資訊不對稱的重要機制,因此亦經常被形容為商業世界的語言,成為了解企業商業運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會計資訊同樣可以被操控成為誤導大眾的手段。

「造數」在學術層面上除了「造假數」,即像安隆(Enron) 那樣透過複雜的虛假交易,把債務掩飾成為商品買賣(詳細的交易固然複雜得多,當中涉及客戶的預繳賬款和掉期交易等安排,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細讀財務分析師期刊的一篇文章(註1))外,也包括利用會計制度的特性和會計政策的彈性來「造靚盤數」。會計制度為求使財務報表的資訊更加準確地反映企業營運狀況,於是利用應收應付的方式計算盈利,以減少現金收支周期對業績的影響。不過以應收應付方式計算會計盈利,便無可避免地需要透過諸如撥備和攤銷等不同會計政策來估算非現金收支,而管理層在這些估算項目的數額和出現時間都有一定的影響力。當然,會計盈利與現金收益分離,亦令「造靚盤數」毋須付上真金白銀,大大減低成本(現金數額容易核實,較難作假)。

 

冒風險的時機

「造數」可以在一定程度推高業績,但是在哪個時候管理層才值得冒著被揭發的風險來「造數」?行為經濟學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引伸出一個有趣的想法。根據展望理論,投資者心理上認為賺和蝕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面(簡單來說,即投資者認為公司賺一百萬與賺二百萬的分別,跟蝕五十萬和賺五十萬的分別大為不同),因此公司在賺得盆滿缽滿時,賺多一點或蝕得四腳朝天時蝕少一點,為企業價值帶來的變化相對不大,但由賺轉蝕時企業價值卻會不合比例地蒸發。管理層因而在企業出現輕微虧損時,應該有最大動機「造」高些少業績來「轉虧為盈」,避免股票出現恐慌性拋售。

有兩個學者曾經把不同企業在不同年份的業績由最大虧損至最大盈利分組排列,發現一個奇怪的情況。不同業績組別分佈的變化本來頗為平穩,但是微賺企業的數目卻較微蝕企業的數目出現裂口性下跌,似乎反映企業錄得微蝕的機會異乎尋常地少,但錄得微利的機會卻又出奇地多。這個現象正吻合展望理論的推測,很多本來錄得微蝕的企業被「造」成錄得微利。

大部分情況下,管理層都想推高業績來增加花紅或是逃避微蝕 ,但有些時候管理層也會希望反其道而行。例如同樣根據展望理論,在企業出現嚴重虧損時,額外虧損對於企業價值影響甚微。既然此時投資者對額外虧損變得麻木,管理層就有很大動機把所有將來可能出現的種種虧損和支出都在此時一併入賬洗掉。另一方面,鍾斯教授(Jennifer Jones),也發現美國生產商會透過「造數」壓低盈利,以搏取政府提供貿易保護措施打擊入口(註2)。硏究中用以找出不尋常的非現金應收項目變化(accruals,泛指盈利中所有非現金項目)的計量方法,更成為往後硏究「造數」常用的鍾斯模型。

從生產營運、風險管理到投資決定,會計資訊都是必然的起點。然而要真正理解會計資訊,往往不能只是依靠財務報表上的數字,對於整個會計制度特性的認識更是不可或缺。

 

註1: Smith, D. J. (2011). Hidden Debt: From Enron’s Commodity Prepays to Lehman’s Repo 105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67(5), 15-22.

註2: Jones, J. J. (1991).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3-228.

黃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