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財經領域有兩條重大新聞。一為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發布,形勢好於預期;一為國務院決定推出六項減稅措施。二者緊密相關,有望形成良性循環,增強中國經濟的發展後勁。
此次減稅主要內容有三: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範圍、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在一季度已出台降費2000億元措施的基礎上,有部門預計全年將由此再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稅負3800多億元。這些措施無疑是對企業界不斷呼吁減稅降費所作的積極回應,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實質性內容。
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9%,延續了2016年四季度以來的回暖趨勢,並超出市場預期,為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打下了扎實基礎。工業較快增長、消費起到有力的支撐作用、「三去一降一補」取得一定成效,是經濟實現「開門紅」的三大原因。具體而言,在去產能、限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升等因素推動下,去年下半年PPI結束54個月的負增長,並且快速攀升,改善了企業盈利狀況。同時,PPP項目快速落地,帶動基建投資增幅維持在高位,房地產銷售火爆,部分傳導到投資端,需求出現一定擴張。不過,當前中國經濟回暖的基礎並不牢固,需求和價格兩方面的動能都可能衰減。此外,世界經濟雖然進一步復蘇,但不確定因素頗多。未來中國經濟會否出現疲軟跡像,從而使得下行壓力再度增大,仍需密切關注。
在此關鍵時點,我們認為,在做好宏觀調控的同時,應抓住經濟回暖的良機,切實深化體制改革。
加速深化體制改革 重中之重
就宏觀調控而言,應將政策重點從貨幣政策轉向財政政策。眾所周知,貨幣政策巧於降溫,拙於加熱;長於總量調控,短於結構調整。但是,全球危機爆發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均扮演了過度吃重的角色,導致其邊際效應遞減。目前,中國貨幣政策已由適度寬松轉向穩健中性,財政政策如何發揮更大作用,便更值得高度重視。這不僅是由於中國在國債規模、赤字空間等方面還有餘地,還由於財政政策本身對於結構性改革具有直接推動作用。
重中之重則是加速深化體制改革,這是維持當前經濟回暖勢頭的根本保證。改革的路徑已經鋪就且廣為人知,關鍵是下決心落實。以下數項改革異常緊迫:
推進國企改革。目前,盈利改善的企業相對集中在中上游產業,國有企業改善幅度更大,今年前兩個月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同比增速高達100%。這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了良好條件。應在加速去產能的同時,擴大市場準入,按照中國對OECD的承諾改善公司治理。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應盡快擴大。試點規模過小、試點擴大速度過慢、久試不推廣,均可能貽誤改革良機。
進一步開放服務業,包括開放電信、交通、運輸、教育、醫療健康和金融等行業,這本身便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內容。服務業開放可以有效創造就業,其中,生產性服務業直接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
加快推動城鎮化進程,改革現有農地制度。在允許農民進城定居的同時,也應使得城裏人在農村落戶成為可能,實現雙向良性互動。農地貨幣化既可以吸納大量的流動性,也可以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這是可以顯著提升國民獲得感的重要改革。
堅持財稅改革 理清財政關係
財稅改革要堅持並提速。除了為企業減稅降負,還要盡快理清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實施「營改增」以後,地方缺乏主體稅種,雖然增值稅收入中央地方五五分,但這畢竟是一個過渡方案,地方稅體系建設和央地間收入分配等改革仍要加速推進。要根據實際財政狀況,允許個別地方政府擴大債務規模,同時也要加強地方政府的責任約束,控制其債務上限。要防止地方繼續通過各種方式增加隱性負債。對地方隱性負債,財政部極為關注,不時發函建議嚴查,但只是提示風險,沒有真正的制約手段,這類問題需要通過制度完善來解決。過往數年,財政改革進展明顯,但未竟之事頗多。應按照既定方針繼續推進改革,不因主政官員更迭而受影響。
此外,還應借「一帶一路」全面推開之機,進一步擴大開放,以開放促改革。即將舉行的「一帶一路」峰會應當成為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裏程碑。
改革的「時間窗口」着實難尋。遇到經濟不景氣,人們每每抱怨改革環境不佳;趕上經濟繁榮,人們又容易不思進取。這種「改革時機悖論」必須打破。無論目前的經濟回暖屬於暫時抑或趨勢,上述改革任務均是無法回避的。如果靠偏擴張的宏觀經濟政策「買來的時間」被虛擲,政策空間會愈來愈小,最終可能被迫在緊貨幣、緊財政的條件下實施改革,陣痛無疑會更加劇烈。一季度的經濟表現令人欣慰。各級政府應該趁此良機,在改革上動真格,做幾件多年想做卻沒有做成的大事實事。
原刊於《財新周刊》第16期社評,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