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筆者受邀參加台北一家科技新創企業Picowork的協同(Collaboration)式電腦軟件技術發表會,這是全球首創屬於雲端環境的作業系統(Cloud OS),由台灣工程師團隊耗時6年獨立研發,經亞洲百家企業測試後上市亮相,打破各應用裝置、各雲端業者之間的壁壘,讓用戶(包括企業、機構)能隨時隨地的發展關係,及時串連人事物的協同互動,完成「萬物聯網」的最後一哩路。
所謂萬物聯網,正是指全球新興工業4.0的核心基礎 – 物聯網(IoT)。根據美國知名科技媒體Business Insider 旗下BI Intelligence 科研報告,物聯網(產業)發展迅速,到2017年時,智慧連網裝置的出貨量將超越智慧型手機,到2019年時,由智慧型手機、PC、平板電腦、連網汽車、及可穿戴設備等組成的物聯網市場規模,將比2017年增長一倍以上,全球產值可達1.7兆美元,其中包括硬體、軟體、安裝成本、管理服務等,及因實現物聯網效率所引致的經濟增值。
另據全球知名的IT產業分析公司 – Gartner 2017年工業4.0專文指出,成功的工業4.0取決於企業、物聯網TSPs(代碼服務商)及用戶之間的協同作業環境,及彼此直接發展關係。 業界均知,網絡科技的發展已從傳統互聯網,進化成移動互聯網,再演變成當前的物聯網。傳統互聯網是PC互聯網,能解決資訊的對稱問題;而移動互聯網,能解決效率的對接問題;至於物聯網,需要解決萬物互聯,尤其是數據自由共享、價值按需分配、人各盡其才、物各取所需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不需要透過第三方的所謂公共服務平台。
台灣創新產業的大計
據悉,2016年台灣新政府執政後,大力推動「亞洲.矽谷」創新產業,根據台北美國商會發布《2017年商業景氣調查》顯示,有84%的在台美商認為這項政策將改變台灣的產業經濟結構,「亞洲.矽谷」計劃的背後核心,正是發展台灣的物聯網產業。按行政院的規劃,台灣在物聯網經濟商機佔全球市場的規模,可望由2015年的3.8%提升至2020年的4.2%,並在2025年提升至5%;同時,此一計劃也將促成100家新創事業的成功;培育成立3家台灣國際級系統整合公司。
業界指出,Picowork 的雲端 Cloud OS 協同作業系統,具有效能的獨特性及領先優勢,目前業界也有類似的協同軟件,但多屬整合性的第三方公共服務,而非一般企業(或機構)所需要的私有雲協作系統,例如美商 Broad vision – Vmoso 軟件、美商Slack 軟件、微軟的商務用 Skype (Skype for Business,簡稱SfB,LYNC 升級版),陸商釘釘(軟件)、騰訊通RTX 等,與 Picowork Cloud OS 相較之下,只能說這些軟件僅具部分協同功能。
其實,在Cloud OS協同作業系統出現以前,幾乎所有的互聯網生態(線上服務),都被稱為第三方公共服務,是指用雲端SaaS及Paas堆棧式架構開發,具有公共性及壁壘性限制的應用服務,對個人或企業而言,等於將資料(安全)交由第三方服務商控管。在這種情況下,絕大部分的企業(或機構)無法接受這種資訊不安全的安排。 統計資料顯示,迄今只有約5%的企業(或機構)進入雲端,而95%的企業(或機構)及99%的人群始終被排除在外。
上述現象,已成為當前發展物聯網及雲計算(雲端運算)產業的技術瓶頸,可以説,幾乎所有的用戶(包括個人、企業、機構)所尋求的雲端資安,及普遍自由的協同作業環境,在目前的雲端第三方公共服務架構下,是無法得到滿足的。
軟體是黃金產業
此次 Picowork Cloud OS 的成功研發,以其自創協同式雲端作業系統(CCOS),藉由電子郵件、手機簡訊、通訊軟體、社群媒體等不同的方式發出邀請,讓員工、企業、供應鏈業者一起加入協同作業環境,而在此一環境內,不僅可以一對一通話、多方視訊、傳送各類文字/影音檔案、協作的文件,甚至彼此內部的應用程式,也能在協同作業環境內直接安裝,建立自己私有雲資源及效益的雲端生態系統。
總而言之,軟體是黃金產業,是硬體產業的命脈,更是服務業制勝的秘密武器。台灣要發展「亞洲.矽谷」,要進入雲端社會,其實,最欠缺的,就是自己的協同作業環境,最期待的,就是能自己定義市場規則,能及時引領下一波的創新科技革命。
Picowork 公司看準未來物聯網及工業4.0要達到普遍性協同社會的需求,致力建立在雲端整合跨平台、串聯不同人事物的協同作業環境,這將是台灣產業邁步前進的絕佳路徑,也必能助推「亞洲.矽谷」的成功。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