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難救銀行盈利

美國本來正在萎縮的巨大資產泡沫,對美國的金融機構和銀行可能仍然有一定的衝擊。

回顧今年首季,美國聯儲局啟動加息程序,主席耶倫(Janet Yellen)為刺激經濟活動作出不少努力,但現時美國有仍有眾多經濟問題顯而易見,例如政治混亂、貨幣政策模糊不清、公共和私人債務太多、收入和增長太少、銀行業和其他行業壟斷、各行各業被嚴厲監管等。

資產泡沫不斷變大

須知道,經濟增長依賴人口增加和生產力提升,但美國並無這兩顆提振經濟的子彈在手,因此聯儲局只能通過操控資產價格,試圖推動消費,然而資產價格上升,最大問題便是引發貨幣性失衡。於是過去8年間,美國長期零利率及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不斷購買債券,這都是把債務問題暫時擱置的處理手段,亦是令資產泡沫在經濟周圍浮動的契機。

以金融機構和銀行業為例,雖然美國經濟想返回正軌,可是今年首季銀行業盈利卻不見得特別理想,尤其是大型綜合銀行內的證券業務部門;同時,雖然環球投資級別債券發行量再度打破新記錄,但債券市場成交量卻明顯低於股票發行。事實上,去年大多數銀行的淨利息(Net Interest Margins)收入都在下跌,主因是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後,美國企業債的收益率都下跌。

殭屍銀行橫行美國

另通過翻查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 數據,我們便可得知截至去年底美國所有銀行的淨利息情況。2015年中期,美聯儲僅提供115億美元以保護「殭屍銀行」持續運作,去年第四季則為150億美元;但要注意一點,去年美國的銀行收入增長變多,主因是貸款明顯激增所致。

膨脹的資產負債表成為「殭屍銀行」的一種掩飾,使她們得以假借傳統優良的槓桿賺錢,但只要去看她們的資產收益率,便知道現實與數據並不符實;當淨利息收入除以所賺取資產,更可發現過去8年期間,就可以揭開美聯儲推行的貨幣政策,其實只是對銀行盈利能力的表面化粧。

最後,自今年3月中旬以來,美國不少銀行的高收益債券利差一直在擴大,筆者認為是投資者已經對特朗普的施政信心下滑,即使基數很低,但美國銀行的信用損失(Credit Losses)無疑開始上升。展望未來,在耶倫與FOMC互相「合作」下,美國本來正在萎縮的巨大資產泡沫,對美國的金融機構和銀行可能仍然有一定的衝擊。

原刊於 iMoney,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