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角山崗的歷史沉澱

前荔枝角醫院活化而成的饒宗頤文化館,2014年全面開放後,已成為市民遊客一個消閒、參觀或住宿的場所。

前荔枝角醫院活化而成的饒宗頤文化館,2014年全面開放後,已成為市民遊客一個消閒、參觀或住宿的場所。到訪者大多只留意館內的舊式建築和文化展覽,卻忽略該址的豐厚歷史。若細心留意的話,館內館外尚留下一些遺跡可讓大家探索不同年代的片段。

饒宗頤文化館坐落於荔枝角的山崗上,此處在填海之前依山臨海,曾有不同性質的場所在此立足,包括1887年的清廷海關關廠和1904年的華工屯舍(豬仔館)。當時的人看中這塊地方,既是因為居高臨下,又方便乘船出海。後來殖民地政府基於其獨處一角的地理環境,先後將之改作檢疫站、監獄、傳染病醫院和精神病療養院,以便與外界隔開。

由稅關至豬仔館

古代香港已有稅關,向經過的商船抽稅,後來廢棄。英國人管治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後,內地與香港貿易頻繁,清廷於同治七年(1868年)在汲水門(馬灣)、九龍城、佛頭洲和長洲設立關廠,隸屬粵海關管理,負責巡邏邊境,嚴防走私,並對鴉片船抽取釐金(商業稅)。

光緒十三年(1887年)粵海關在香港成立九龍關,總關設於皇后大道中16至18號銀行大廈二樓,由英國人摩根(M. T. Morgan)出任稅務司,負責管轄中港之間的關卡,包括上述四個關廠。摩根在汲水門關廠之下設立荃灣、朱谷灣和深水埗分廠,在九龍城關廠之下設立沙田分廠。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將深水埗分廠升格為關廠,突顯此區的重要性。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英國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新界,翌年清廷即關閉在香港境內所有關廠。

1899年南非爆發第二次布爾戰爭(Boer War),英國兼併南非的德蘭士瓦(Transvaal)。1904年英國與中國達成協議,招聘華人到德蘭士瓦開採金礦,為期兩年,以重振當地經濟。英資公司參與招募契約勞工,俗稱「賣豬仔」,販運他們到遠方打工。

1904年政府批出深水埗關廠之土地給英資公司興建「豬仔館」,讓華人隔離暫居。「豬仔館」於1906年關閉,兩年間共有1,741人經此處出洋,他們大多數來自華中和華北等不同省份。

由檢疫站至醫院

1908年天花流行,政府缺乏地方治療患者,故以3,000元購買「豬仔館」的建築物,修葺後用作檢疫站,內設醫院和宿舍,四周建有花崗石圍牆,將疫症患者及與其接觸過的人隔離檢疫。另外又把舊關廠的石屋改為警衛室,這座石屋今天仍作保安用途,但原來的石圍牆只剩下一小部分而已。

石砌的舊警衛室屹立此處已超過100年
石砌的舊警衛室屹立此處已超過100年

因應社會發展,政府在1920年代初將檢疫站改建為荔枝角監獄,囚禁男性犯人,以紓緩域多利監獄的擠逼。在九龍和新界犯案的人,毋須被移送至港島囚禁。1932年監獄處在附近加建囚倉,專門收納女犯,內設小型醫院照顧懷孕者,自此實行男女分開服刑的措施。

1937年一座大型監獄在赤柱建成,荔枝角監獄關閉。此時霍亂在社會肆虐,當局將荔枝角監獄舊址改建為醫院,令建築群的用途再一次改變。1975年瑪嘉烈醫院在葵涌落成,傳染病的治療工作由該院接手。荔枝角醫院改為精神病及痲瘋病康復者的療養院,2000年發展為一所精神病者的長期護理院,名「荔康居」,至2004年遷往葵涌,舊址關閉。

歷史建築活化

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前荔枝角醫院,2008年獲發展局納入第一批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給非牟利機構申請活化。結果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以「香港文化傳承」為主題而獲選,將之活化為「饒宗頤文化館」,定期舉行文化藝術活動,為深水埗添上一處文化景點。

專家修復舊醫院期間,在樹叢尋回一塊刻有「九龍關地界」的碑石,證實了深水埗關廠的所在位置。在館外山坡亦發現了石牆、門口和石級,推斷是昔日的渡口遺址,下方通往船隻停泊處。1921年荔枝角灣填海,渡口遠離海岸線,因而棄用,逐漸被密林掩蓋。

「九龍關地界」碑石見證了深水埗關廠的歷史
「九龍關地界」碑石見證了深水埗關廠的歷史

此外又找到兩座焚化爐,館方推斷是1930年代之物。較矮的一座屬於傳染病醫院,用作焚毀棄用的醫療物品,上有水缸(用以滅火)和油缸(用以生火)。較高的一座估計是處理一般廢物,當時政府還未有提供廢物清理服務。

饒宗頤文化館共有10多幢大小不一的單層或雙層樓房,分布在上、中、下三區。據古蹟辦資料,現存樓房建於1921至1924年。但從1905年「豬仔館」隔離營的地圖顯示,山崗上已有十多座建築,分布形式與今天所見的樓房相似,因此後者歷史或許可追溯至20世紀初。

下區有3幢單層紅磚屋,曾是醫院廚房、飯堂和辦公室,現在分別改作藝術館、保育館和接待處,前者定期舉辦文化藝術展覽,保育館介紹該址的歷史變遷和修復情況。

中區有6幢兩層高的長形樓房,今闢作展覽館、博雅堂、餐廳、演藝廳,修學精舍及辦公室。餐廳與演藝廳之間蓋上玻璃天幕,作為戶外活動場地。上區的5幢兩層高樓房現在變成文化旅館,名為「翠雅山房」,提供89個房間約180個床位。

過去百多年來,這組建築群的角色多番轉變,以回應社會不同年代的需求。它有一段長時間被外界遺忘,但得助於「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而重現生機,遍布於山崗上的歷史遺跡亦再度受人關注。

圖片:作者提供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