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佈「垃圾徵費」事在必行,終於給環保教育頒下失敗的判決書。
大家都預料到,依賴法規,「導之以政,齊之以刑」的結果,就是「民免而無恥」。背後的道理很簡單,你能移風易俗就不必寓禁於徵,要是民風不淳,就有人偷雞摸狗,行險僥倖。
更有甚者,這道判決書原來代價不菲。
垃圾徵費如果切實執行,全港二百多萬個家庭,加上獨居戶、集體戶、團體戶、政企工商戶,每天耗費約一千萬個大大小小的專用膠袋。這些專用膠袋印有宣傳圖文,附設防偽標籤,還要市民跑到指定地點購買,官方和民間究竟要花多少資源和力氣去成就這項計劃?
推出這計劃的長官或者不知道,許多不常開火爨的家庭戶和單身戶其實只有少量垃圾,只要撿出其中可回收的,用載麵包、蔬菜、水果或外賣食品的膠袋處理已經綽綽有餘,根本不必再用垃圾袋。這計劃一旦推行,優質的專用膠袋就取代社會成本較低的垃圾袋,更糟蹋了許多本來可以重用的膠袋。若以環保原則而論,這不是個自相矛盾的笑話嗎?
此外,每個用戶必須購置多個不同尺寸的專用膠袋以備不時之需,冗餘堆積在所難免。本來是要清理垃圾的措施,結果令家家戶戶的錢包輕了,堆放的後備物品卻多起來,實在令人不解。
在執法方面,監管的範圍和密度如何設定?監管的團隊要有多大規模?公帑的耗費又是否值得?何況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據說,山寨網上已有人洞悉商機,準備撈它一把──本來隱伏潛藏的「無恥」,一下子都明目張膽起來。這樣的亂局,又該如何收拾?
環保的大後方
減少垃圾的「5R」原則(註)素來是環保行動的綱領,「源頭減廢」是其中的關鍵。按一般理解,「源頭」就是物品變成消費品的環節。在物理層面來說,這是對的,不過,「消費」的意義包括物質需要和心靈滿足。減廢的真正源頭應該在消費者的心裡,而不在消費品亮麗登場的舞臺。
堆填區裡日漸飽和的垃圾是眼前的惡臭之物,始作俑者卻是人心裡的不滿足──傳統的說法比較負面,那叫做「貪婪」,含意比較玄虛,筆者不敢妄談哲理,回到現實生活上的理解,所謂「不滿足」,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經歷貧苦困頓之後的焦慮不安,要積穀防饑;第二類是行有餘力、錦上添花的奢華揮霍;第三類是以消費行為舒緩精神壓力,尋求當下的痛快。這些不滿足除了個人經歷使然,亦與所處社會的政治經濟條件和時代風尚、人文習氣息息相關。
如果環保教育只流於行為指引,忽略心靈上的不滿足及其背後的根源,那只算是枝節上的彌補,絕不是釜底抽薪、亡羊補牢的減廢良方。
教養就是環保
要「源頭」減廢,一方面要直指人心,另一方面要建設不虞匱乏、淳樸從容的社會。前者修身,積跬步而至千里,屬教育;後者齊家治國平天下,歸政治。
聽過一則日本武士的傳奇,其中一段小插曲寫他隱居窮鄉僻壤,每天到小飯店打發三餐。因為不茍言笑,店裡的人都視他為異類,唯獨店小二對他另眼相看。原來他吃過飯後,筷子只有尖端半寸需要清洗,他的碗裡沒有半點殘渣,骨頭都吐在盤子的邊緣,撮成一個小堆,桌面一星唾沫也沒有,離座後更把小凳端回原來的位置……減省了店小二許多工夫。
生活的每一個小節都只是當下取其所需,專心受用;又為同一天空下的伙伴設想,將曾經打擾的世界恢復原狀,不留下半點塵埃,不帶走一片雲彩。一花一宇宙,芥子納須彌,這就是不虞匱乏、淳樸從容的見證。
當然,教養要適中,如果拘泥形式、虛應故事只會造成繁文縟節,那是另一種污染。
逆向教育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依韓愈所說,教育就是教師向弟子「傳道、授業、解惑」,將他們納入道統之中。這是承傳經典及其價值系統的教育模式,然而社會的演進必須有「後浪推前浪」的側翼,喚醒頑固迂腐之輩與日俱新。
記得半個世紀前,獅子山下儘管有傳說中的同舟共濟精神,但巴士站總沒有人排隊。三十年前改善了一點,鐵欄杆就是指引,插隊會惹來叱責。到了這幾年,許多巴士站的欄杆都換成地上的標誌,插隊的人會被溫馨提示排隊的方向。香港人並非得天獨厚,具備守秩序的基因,而是學校教導學生排隊,學生接受了新的行為規範,潛移默化,成功地感染父母輩和祖父母輩。需知不排隊是不會罰款的,這是逆向教育成功的典型例子。
回到環保的課題,學校教導學生的相關知識也許非常豐富,但是否昇華到行為、素養、品格的層次?看看一般中、小學生的筆袋裡有多少支筆就見端倪──他們還能以環保的實踐感染父母輩嗎?
逆向教育的失敗即是教育的失敗,因為教出來學生不足以移風易俗,促進社會文明。
三省吾身
「今天買的東西都是不可缺少的嗎?」
「我擁有的東西都會充分受用嗎?」
「有用的東西都得到合理的安排嗎?」
環保不是一個學科,更不是要規避懲罰的遊戲,它是物我關係以至人我關係的修養。就讓我們一起撫心自問,尋找那份成長的感覺吧。
註:
Reduce(減少):減少丟棄的垃圾。
Reuse(重複使用):重複使用容器或物品。
Repair(維修):維修保養,延長物品使用期。
Refuse(拒用):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拒絕使用沒有環保觀念的產品。
Recycle(回收):回收使用再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