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博鰲,海闊風暖。博鰲「蝶變」,正是全球化鏈條上中國城鎮迅速發展的縮影。16年前,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漁村小鎮,蛻變為國際知名論壇舉辦地。3月25日,作為亞洲和新興經濟體主要對話平台的博鰲亞洲論壇揭幕。
經濟全球化,中國既是追隨者也是推動者。在世界經濟增長低迷態勢持續、「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傾向抬頭的大背景下,今次論壇年會,就「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展開對話,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東方智慧。論壇傳遞的強烈信息表明:經濟全球化的利益不應由部分國家享有,而應由世界各國共用;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不應是部分國家的獨角戲,而應是世界各國的協奏曲。這已經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愈來愈多國家的共識。
中國努力推動全球共同發展
當前,逆全球化思潮的抬頭正使得全球化遭遇挫折。論壇今次年會有82位國際組織高官和相關國家部長級官員參與。據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介紹,本屆年會期間,出席會議的各國領導人、國際組織和有關國家部長級官員,紛紛在開幕式和全體大會等場合宣示關於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政策立場和主張,他們參與了60多場分論壇和閉門會議討論,與商界、學界代表面對面。
周文重表示,「全球化不能開倒車,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全球化遇挫的背景下,有必要通過每年一次的博鰲年會,為全球化明是非、正視聽,以更具包容性的新思路、新模式,激發人們對全球化的熱情」。正如一名外媒記者感歎中國全球化程度,如果不是因為全球化,她不可能在同一天、同一地吃到美味的海南芒果、欣賞到日本國寶級枯山水大師的作品、見到仰慕已久的一家德國企業首席執行官、聆聽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演講。
走過30多年改革開放之路,中國更懂得開放、包容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正因如此,中國在推動全球共同發展上更加由衷和自覺。當今之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是改變全球經濟南北失衡、推動經濟全球化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2016年度,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1.2個百分點,貢獻率達39%。2017年前兩個月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延續着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為世界經濟發展傳遞出更多正能量。
拆招「逆全球化」
過去一年,以民粹主義、保護主義等形式現身的「逆全球化」思潮引起廣泛關注。全球化到底是「阿里巴巴山洞」還是「潘朵拉盒子」?3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訪澳大利亞。李克強在歡迎宴會上說,儘管2016年中國對澳大利亞貿易逆差近500億美元,但中方堅信解決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必須透過擴大貿易來解決,而不是關起門來,因此此次訪問將擴大和深化中澳自貿協定。
也是這一天,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在北京公布說,有13個新意向成員獲批加入亞投行,成員總數已擴至70個。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說,全球化願景與共識,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無論喜不喜歡,支不支持,全球化就在那裏,這是一個事實。全球化是趨勢,沒有人可以改變。亞投行的成立就是推動形成全球化願景與共識的重要行動。世界各地愈來愈多國家和地區有興趣申請加入亞投行,無疑加快了把亞投行打造成國際機構的進程,如今亞投行成員已遍布每個洲,據悉,稍後理事會將審批另一批新成員加入。
3月25日,博鰲論壇開幕式上,論壇理事長福田康夫在致辭中說,2017年以來,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的勢頭正不斷抬頭。全球化對於世界經濟整體上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亞洲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全球化和自由貿易中受益,是不可爭辯的事實。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全球化也使其消費者受益很大。他說,有一部分人不認可全球化大趨勢,而我們不應無視這些人的關切和利益,必須予以認真對待。「因此,我們要思考建立一個更加普惠、包容的全球化進程」,福田康夫說,「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也不是做不到。我們要面向前方,探討可行的方向,讓那些反對和害怕全球化的人也能從中獲得勇氣」。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說,儘管全球化有政治上的問題,但全球化也有其自身經濟上的邏輯。自由貿易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護主義拉高了成本,是不經濟的。美國的實施製造業回歸戰略和貿易保護主義,把經濟發展資源投入到自己不具有比較優勢的製造業,而不是投入到具有競爭優勢高科技服務業,這是人為對資源配置的扭曲,違反了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發展規律。對於美國徵收邊境稅,則會拉高進口成本,也不利於依賴進口原料和部件的出口產業發展。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表示,歐盟本身就是全球化的標誌,它是全世界最開放的地區。歐盟的貿易佔世界三成,GDP佔世界22%。歐盟也有質疑全球化的聲音,如英國的脫歐公投,但這是個特例。民調顯示,歐盟人民是支持一體化建設的,但他們不認同當前歐盟的運行模式。所以,歐盟需要改革。每個國家都須變革,以適應這個新的世界,每個國家改革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對歐盟來說,就是要讓歐盟變得更透明、更開放、更多參與到全球化當中去。民族主義、保護主義這些固步自封的戰略,都會造成問題而引發危機。
開放、包容、共用、協調
記者從今次博鰲論壇上獲悉,未來五年,中國進口總額將達到八萬億美元,利用外資總額將達到6000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將達7500億美元,出境旅遊將達七億人次。這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
有北京學者說,正如習近平之前所剖析的「中國見解」: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把困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於經濟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於問題解決;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但我們不能就此把經濟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它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這既是對經濟全球化的「中國釋義」,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中國目標」。
中國如何拆招「逆全球化」?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全球化的「中國選項」目標明確:中國提出了新的全球化理念,可概括為八個字,開放、包容、共用、協調;全球化最重要的是以自由貿易為主線,促進多邊、雙邊自由貿易的進程;「一帶一路」戰略已經成為推動全球化的「新主角」。
原刊於獨家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