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老」正義: 「老人」的名字不全是「依賴者」

「老人」不會是「依賴者」,還可能是「施惠者」呢!

體弱多病、收入微薄的老人,當然需要各方照顧;但有財力的、有能力的、有愛心的、有時間的、有健康的老人,讓我泛稱為「有能力」的長者,則需要做出生命中最後的奉獻。

(一)「老」的刻板印象

台灣社會只要討論到人口老化,立刻的聯想是政府更有責任來照顧、補助、津貼那些老人。這種天經地義的想法,符合倫理,也與需要幫助老人的事實相近,沒有人會或者敢反對。如果這是北歐社會,從年輕時就繳較高的稅及年金,到了晚年政府提供一切應有的照顧,那是對稱的、公平的、理所當然的。我們的情況是,國民平均稅負居然不到13%,政府要做的事那麼多,怎麼辦呢?「長照制度未建立,台灣將成老人煉獄」。

如果閱讀「人口老化」的相關文章,十之八九都是這樣的口吻,要如何加強對老年人的各種福利及照顧。這種聯想十分自然。我的朋友楊志良(他自己也已71歲)感嘆:「『老』接近死亡,被視為醜,沒有價值,無生產力。」中國文字常出現:老朽、老不死、老生常談、老態龍鍾、倚老賣老、老淚縱橫……來醜化「老」;偶然也出現「退而不休」「老當益壯」「老而彌堅」,來為「老」打抱不平。

近日媒體大幅報導,台灣的老化指數破百(65歲以上人口超過0~14歲的幼年人口),似乎台灣已正一步步走向末日?引起誤解的簡單推論是:把所有65歲以上的長者都當成負債、負擔、負數,因此青壯人口的「扶養」比例逐年增加,由目前的5.6,到2061年變成1.3,這是多麼沈重的負擔!如果換一個顛覆的想法,讓「有能力」的長者不是被「撫養」,而是來「領養」年輕人,如果有十萬長者來幫助他們創業,變成「十萬創業軍」,該可以產生多大的社會向上力量?一念之間需要被「撫養」的老人,居然變成了「領養」年輕人的施惠者。

(二)夕陽中的精彩人生

老人有兩類,一類是年紀大需要照顧的病患者與經濟弱勢群。我要討論的是另一類——前面提出的「有能力」長者。如從60歲左右算起,也真是人生的黃金階段,西方學者稱之為人生第三波,讓我們形容為:「生命中最珍貴的奉獻機會」。我們那一代在努力地學習與工作,年老時自己照顧自己。一些好朋友,年幼時來自大陸,獨立奮鬥,現在年過80,事業有成,一直仍在奉獻社會。當我們因為自己的努力,工作了一輩子,晚年還不能獨立的安排自己的晚年,豈不是白白辛苦了一生?晚年時出現政府的照顧、子女的孝順,要把這些看成「意外」的好意。不要認為這種說法是高調,而是回歸到人性的自尊與自立的本質——不占政府便宜、不增加子女負擔、不倚靠陌生的第三者幫忙。更進一步說:自己的財富與愛心,不應當只屬於子女,更應當慷慨與社會分享。「捨」比「得」、「施」比「受」更延年益壽。

從樂觀的角度來看黃金年華,就出現了精采的晚年。現代醫學、營養、生活環境、心理健康等,使進入高齡的人,可以從容而自信地規劃,把夕陽變成朝陽的另一個新人生。天下文化的王美珍主編就在最近推出「50好好plus」數位平台(50plus.cwgv.com.tw),一個專屬50歲的新媒體與生活風格社群。引證幾個實例:齊邦媛教授發表她生命巨著《巨流河》,引起國內外一致佳評時,她已是85歲。王建煊先生在監察院長任內,已是70多歲,利用假期幫助緬甸等地的貧窮地區,並且寫了一本感人的書《貧民窟:看了會哭的地方》;並且發起成立「無子西瓜基金會」,來協助沒有子女照顧的老人。

已過80歲的「君子企業家」鄭崇華先生,創辦台達電後,在晚年大量捐贈國內大學蓋實驗室、建大樓,並且持續在推動綠建築與永續發展。近70歲的嚴長壽先生透過公益平台,除了他自己百分百的奉獻外,也匯聚了海內外社會精英,離開了生活舒適圈,共同打造公益。剛於二月出版的《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又再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這些「有能力」的長者,徹底重建了轉「老」正義:他們有財力、能力、愛心、時間與健康,做出了最佳示範。

(三)張育美的「吾齡時代」

去年12月《遠見》封面故事〈向老說不——我的熟年進行式〉,生動地報導了即將60歲的天成醫療體系董事長張育美。一開頭文章就引用她:「我的『吾齡』時代來了。」這是張女士自創的一個名詞,「吾齡」的意思是:「我說幾歲,就是幾歲!」多麼自信!多麼帥氣!我自己早已進入高齡化時代,但面對「吾齡」一詞的出現,熱情擁抱,說不定我與你的年齡還很接近呢!說不定你還會幽默地鼓勵:「老人」不會是「依賴者」,還可能是「施惠者」呢!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高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