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鱷搞對沖 皆因無信心

散戶聞之色變的「大鱷」,其實對自己 Marketing Timing 的能力沒有信心,才要做對沖。
封面圖片: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flickr)
 
在香港最常見 Marketing Timing 的例子,就是炒波幅。打開財經雜誌和電台電視台的財經節目,充斥了目標價和止賺止蝕位的討論;說穿了,差不多都是叫散戶上望10%就止賺,下跌15%就止蝕。惟炒來炒去,除了股票經紀多了佣金外,筆者到目前為止,還未認識一個富人的財富是靠炒波幅炒回來的。
 

巴菲特不為「獨家」動搖

 
炒波幅並不是一個好的理財方案,籠統來說,靠 Market Timing 作為核心的理財策略最大的問題,就是短期市場的上落,可預測性十分之低。舉例說,有人以為看穿聯儲局的意圖,估中美國加息的時間表路圖,就可以在投資市場中無往而不利。不過,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卻持相反的意見,因為他曾說過,就算美聯儲局主席私底下告訴他未來的動作,也完全不會改變巴菲特的投資方向和策略。這不是因為道德問題,而是因為他認為,這則「獨家消息」對他的投資決定完全沒有用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市場短期的波動,有太多其他因素,包括資金流和心理因素等,充滿了不可預知的成分。

 

大鱷只揀好股不估市

 
最諷刺的是,市場被稱為「大鱷」的對沖基金,就是起源於這些「大鱷」知道Marketing Timing 的難度,而另闢賺錢的路徑,但不知就裏的散戶卻盲頭一栽到這個「輸硬」的範疇裏搏命。當然,對沖基金經過幾十年的演化,投資策略已經千變萬化,不少對沖基金已不再「對沖」,但要留意的是,聰明的機構投資者要搞對沖基金來「對沖」,而他們又是在「對沖」甚麼呢?其實,他們對沖的就是所謂的市場風險(Market Risk),即是他們承認由於不知道市場的方向,短期內是上還是落,於是就買較好的股票,沽較差的股票;當市場整體上升,較好的股票上升較多,而當市場整體下跌時,較好的股票跌幅也較少,沽了較差的股票就會有賺,於是,無論是整體市場上升或下跌,對基金都會錄得正回報(Absolute Returns)。換句話說,對基金對自己的選股有信心,覺得自己能選到較好較差的股票去買和沽,但對自己預測市場方向的能力卻沒有那麼大信心,寧願賺少一點,去希望對掉市場風險。
 
說到這裏,大家應該明白,如果對基金經理們對市場方向有信心,看市好的時候就全買不沽,回報當然會更好,相反,如果看市淡的時候就全沽不買,回報也當然會更好。但事實又是否如此?散戶聞之色變的「大鱷」,其實對自己Marketing Timing 的能力沒有信心,才要做對沖。連掌握較多市場資訊的「大鱷」都對自己沒信心,為何散戶卻對 Market Timing 樂此不彼?財經雜誌的封面故事,喜歡估計市場指數在甚麼時候會到甚麼點數,散戶就選擇相信這些資訊,都成了散戶投資回報不理想的因由。
 
原刊於 iMoney,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