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邏輯敵不過「民意支持」

合乎經濟邏輯的政策,不是靠打電話問出來的。
封面圖片:臨近財政預算案,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支持大幅增加煙草稅一倍(Pixabay)
 
鄭中基話:「香港邊有順應過民意㗎?」
 
其實,係有的。
 
臨近財政預算案,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支持大幅增加煙草稅一倍,連稅煙價每包將由57元,增加至95元。
 
理據之一,是委員會去年的「控煙政策意見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支持每年增加煙草稅,而其中接近四成受訪者認為,增幅必須高於通脹。
 
受訪者同時認為,捲煙價格應定為平均每包168元,才能加強吸煙人士戒煙的決心(受訪吸煙人士更認為199元才有效果)。早前食物及衛生局建議增加煙包警示比例,強調的也是民意大比數支持。
 
民主精神難能可貴,問多幾問,可能有幾成市民支持吸煙刑事化,問多幾問又可能有幾成市民認為,賣煙等如賣毒品。
 
荒謬?一點也不荒謬。市民受訪,答問題不需要付出甚麼代價,也不一定清楚重稅帶來的後果,隨口噏又點可以當秘笈?合乎經濟邏輯的政策,不是靠打電話問出來的。加煙稅,結果是私煙生意更加有利可圖,煙民未戒煙,先轉去食私煙,同時政府需要花費公帑打擊非法活動。政府面臨結構性財赤(好似係)又要跟私煙集團一戰,真金白銀始終要出自市民身上,你又制唔制先?
 
唔係喎,委員會話聯同香港大學的專家「使用客觀的計算方法及可信賴的官方數據」推斷出2012年香港私煙數量跟與全球平均值相若,香港海關亦在立法會文件指出,「私煙市場並沒有因該次增加煙草稅措施而有惡化跡象」,結論係「增加煙草稅與私煙活動並無關連」。話煙稅鼓勵私煙根本係經濟學者危言聳聽!
 
專家們冇理由唔知的,係證明兩件事之間無關連,先要假設其他因素不變。問題係,上次煙稅增加後,海關行為大為改變。在同一份文件中,海關話「自2009年增加煙草稅率50%後,海關已加強監察私煙活動情況,並從內部增調人手嚴厲打擊私煙活動」。加稅同時加強監察,又點睇得出私煙跟重稅並無關連?
 
食煙未曾氣咳,講經濟邏輯早已講到氣咳:從煙稅、煙民和私煙的互動關係,到公帑和減低吸煙人口之間的取捨,實證研究先要做得認真,才去試圖推動政策維持公共衛生。
 
為防氣咳,委員會不妨坦白一點,承認減少煙民數目是個不惜代價的目標,花再多公帑、增加再多規管都要將吸煙人口減至零。就如港人熟悉的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都可以公開批評「煙草業使盡各種花招,猛力反撲」,有「民意」在手的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再惡啲又何妨?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曾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