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台北故宮博物院(Wikimedia Commons)
不久前,發表過一篇歡迎故宮文物南下的文章,有讀者不以為然是意料中事。寫文章不怕你駡,最怕你不讀。小駡小幫忙,大駡大幫忙。駡聲當中,有兩點值得回應,先講講較簡單的一點──文化統戰。
一個乾隆,既是「拓地二萬餘里」的信天主人,亦係「深心托豪素」的三希堂文青;一方印章,你看出大清受命之寶以章皇序,我睇到壽山玉璇尚均鬼斧神工。學者話什麼文化統戰?我只知道連牛頭角順嫂都聽過「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連解放前數千年的文化歷史都不屑認識拒絕了解,這不是反統戰,是反智。
認識,了解,還要比較。第二點要回應,是有指最珍貴的故宮文物都放在台北。懂經濟學的有兩項專長:理論掌握得好,識比較;實證經驗豐富,會處理數據不全。說過了,抗日時,逾13,000箱故宮文物一度南遷西徙,最後近3,000箱運往台北。這些是兩岸故宮都同意的官方數字,有爭議的是所有精品是否集中在那兩成多箱件。試想,毛公鼎與清明上河圖怎比?天曉得。
大小,美觀、重要性等,都影響藏品價值,加上後者的真偽並非全無爭議,蘋果與橙不好比。經濟學的理想答案卻十分簡單,比較市價便知道。問題是,沒有成交何來市價?退一步,唯有在兩岸故宮選出易比較的文物,以質素論高低。
我可隨便舉兩個例,以貨比貨去否定「北京有故宮冇文物」這個假說。乾隆的至愛三希帖,即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可能是唐代摹本)、王獻之的《中秋帖》(有說是米芾所摹)、及王珣的《伯遠帖》(普遍相信是真跡),北京有三之其二。信不過乾隆品味,唐太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準實驗──《蘭亭序》五大摹本,這五件天下第一行書的超超超 A 貨當中,台北只有五之其二(當中黃絹本是寄存)。
想推翻「北京有故宮冇文物」之說,易;但要我相信當年因無法開箱於是運往台北的文物都是隨機抽樣,難矣。從統計角度看,兩成多故宮文物得出近四成精品,好彩數不易解釋得到。加一點經濟學想像,書畫是既易攜帶亦可複製的文物,因此真跡流落民間的機會不少。
再加一點歷史知識,乾隆眼中神乎技矣的《快雪時晴帖》被帶往台北時,其餘二希的確流落民間,北京後來是失而復得。
然而,《蘭亭序》摹本中普遍認為重要的神龍本和定武本今日兩岸分隔,何解不同摹本當年要分開裝箱?要認識想了解的還有很多。擔心故宮南下是文化統戰的朋友不妨又比較一下,今天內地哪裏有篆隸楷行草而獨欠簡體字?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