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曾居香港兩年的福若瑟神父,2003年獲封聖人。
清廷與列強在1858年簽訂《天津條約》和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容許傳教士在中國遊歷和傳教,法國傳教士更可在各省租買田地興建教堂。在香港島,天主教宗座監牧區將傳教範圍擴展至九龍和新安縣,由此開啟新界中西文化交流。
當年傳教士穿上唐裝,以博取村民認同,但他們無法在傳統信仰根深蒂固的圍村立足,因此不惜長途跋涉到偏遠窮困的客家村和漁村傳教。1860年代初,先後在大埔碗窰、汀角興建教堂和學校,令當地村民有讀書機會。
1874年11月17日,天主教宗座監牧區升為代牧區,下轄五個傳教區,其中「大陸地區」包括歸善縣(今惠陽縣)、海豐縣和大部分新安縣。此時代牧區改以人口較多的西貢墟作為大陸地區的傳教中心,以便深入西貢半島不同鄉村探訪。
西貢墟的傳教事業
西貢墟並非一條鄉村,到來生活的人主要是從商、買賣和打工,所以不像其他圍村的鄉紳般抗拒基督宗教傳入。1864年,意大利米蘭外方傳教會的和倫泰神父(Fr. Simeon Volonteri)率先到西貢墟傳道。翌年柯神父(Fr. Cajetanus Origo)在此定居,他預見這地方可以發展事工。本地居民對傳教士熱情對待,將天后古廟附近一幅土地送予神父興建小堂、學校和宿舍,1866年的五旬節有19人付洗。
傳教士除了提供教育,還協助當地村民處理生活上的問題。1867至1869年間,和倫泰神父曾組織西貢村民,武裝對抗上水地主苛收田租。他在1866年繪畫了一幅《新安縣全圖》,中英對照,詳細標示眾多村落位置,可見當年傳教士走訪了不少地方。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之後,西貢墟人口漸多。1924年丁味略神父(Fr. Emilio Teruzzi)在附近的油麻莆小山創辦崇真學校。1959年,教會獲政府撥地在崇真學校旁建立新堂,名為「西貢聖心堂」,取代西貢墟的舊堂。
到了60年代,住屋需求大增。西貢聖心堂的主任司鐸范慕琦神父(Fr J. Famglietti)四處奔走,在對面海興建伯多祿村(1964-1965年)。其後林柏棟神父(Fr A. Lambertoni)分別在菠蘿輋附近和對面海建了太平村(1971)和明順村(1978-1979年),解決不少基層居民和漁民的住宿問題。
首條教友村
鹽田梓是西貢墟對出一個小島,早年村民都是姓陳的客家人。1866年柯神父為7位鹽田梓村民付洗,同年聖誕節,和倫泰神父給另外33位村民付洗,當中包括陳氏三代,村民捐地興建聖堂和學校。1875年島上全部村民都已領洗,成為香港首條教友村。
在19世紀的鄉村社會,要村民信教並不容易,首先說服他們不要供奉民間神明。傳教士在鹽田梓的工作卻很順利,原因是該島自成一角,人口不多,又屬同一氏族,加上當時的客家人不論在地位或地理上都處於社會邊緣,受到廣府人欺壓。傳教士在村中辦學,為村民爭取權益,因而取得他們信任。
1879年,出生於奧地利的聖言會神父福若瑟(Rev. Josef Freinademetz)到香港學習華語,其後接替和神父在西貢的工作。他兩度前往鹽田梓為村民付洗,間中留宿村中。1881年他往山東傳教,設立孤兒院、印刷廠和學校。1908年因服侍傷寒病人受感染而死於山東,時年56歲。1975年獲教宗封為真福,2003年封為聖人。
福若瑟神父是曾居香港而獲封聖人的傳教士,故此特別受到重視,亦令鹽田梓增添宗教色彩。在天主教的耳濡目染下,鹽田梓先後出現2位司鐸和5位修女,前者是陳丹書神父和現任天主教香港教區副主教陳志明神父。
今天踏足島上,可以感受中西文化的交融。這條客家村沒有祠堂、廟宇和土地神壇,唯一地標是山丘上建於1890年的聖若瑟小堂。其旁的澄波學校(始建於19世紀中,1958年重建)曾興盛一時,除了服務島上居民外,遠自西貢其他鄉村的兒童也前來就讀。
1960年代起,新界鄉村生活改變,許多人離開家園到海外或市區謀生。鹽田梓在90年代尾人去島空,教堂和學校遭棄置。21世紀初有村民發起修復教堂,現時每年5月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彌撒,把散居各地的村民凝聚起來。
西貢半島的傳教足跡
當年傳教士在西貢半島一帶建立許多教堂,但自從村民遷離故鄉後,位處偏遠的教堂已無恆常的崇拜活動,有些更已塌毀。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有赤徑的聖家小堂(1867年)和大浪的聖母無原罪小堂(1867年),分別被古諮會評為二級和三級歷史建築,附近的西灣有海星小堂(1953年)。大埔聖母無玷之心堂每年新春期間組織教友朝聖團,到大浪西灣遠足,參觀西灣、大浪和赤徑三間棄置聖堂,並有神父在聖母無原罪小堂舉行彌撒。
曾一度興盛的教堂還有蛋家灣的聖伯多祿小堂(1873年,已毀)、深涌的三王來朝小堂(始建於1879年)、白沙澳的聖母無玷之心小堂(1880年,三級歷史建築)、鹽田梓的聖若瑟小堂(1890年,二級歷史建築)、北潭涌的聖母七苦小堂(1900年)、糧船灣的龍船灣小堂(1910年,已毀)、浪茄的聖母聖誕小堂(1918年)、黃毛應的玫瑰小堂(1923年,三級歷史建築)和窩美的聖母無玷原罪小堂(1932年),當中有少數已改作其他用途。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