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比爾·蓋茨的學習方法,頗具參考價值。(wikimedia commons)
微軟公司的創始者和管理者比爾·蓋茨(Bill Gates)是天才和機遇結合的產物,是別人所無法複製或模仿的,而筆者對於這位人物的學習之路實在深感興趣。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我和比爾·蓋茨是同學──從比爾·蓋茨6個同學的六種命運談起》一書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提示。此外,我們也可以從網上找到他對「學習」的一些看法。
個人學習成果會受到不同的因素所影響,包括其先天個性、環境因素,以及衍生的學習方法。下文分別從這三方面談談蓋茨的學習。
蓋茨對「學習」的處理
蓋茨是通過提問、尋找問題的答案、聯繫經驗和知識、和伙伴一起協作、勤奮、集中精力發展某項才能、從失敗的經驗獲得反饋不斷改進、不怕轉變、不和別人比較、以大量閱讀為基礎。下文分別簡單說明。
蓋茨在上課的時候非常喜歡提問,老師有時都被他問得啞口無言;對待老師的作業蓋茨也並不只是按時完成而已,他更喜歡試着做那些還沒有學到的習題。蓋茨和一個同學鮑勃都是富有冒險精神的人,但兩人冒險的目的卻絕不相同。鮑勃只是單純地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蓋茨卻是要尋找問題的答案,冒險只是他解決問題的一種途徑而已。
蓋茨把程序編制方法和各種問題,都拿到電腦上逐個檢驗。蓋茨的電腦知識像滾雪球一樣一天天增加,每天花在電腦上的時間也愈來愈多,他把從中獲得的知識和從操作中得到的經驗聯繫起來,每天都有新的發現和體會。
從一開始,蓋茨便和不同的同學合作去解決問題,所以建立伙伴協作關係也是他成功的關鍵之一。
1975年,蓋茨的 BASIC 語言程序並未成形,但機會一旦來臨,他就會全情投入。一連八個星期,蓋茨都沒有去上課,也沒工夫再去玩牌或者參加聚會。他和保羅‧艾倫夜以繼日地待在電腦旁,非常勤奮地為阿爾塔機設計程式。他們常常睡在書桌旁或地板上,好些日子既不吃東西也不見任何人,像一個閉關修煉的僧人。終於在3個月後,蓋茨和保羅‧艾倫編寫的專為阿爾塔機使用的 BASIC 語言完成了。
蓋茨知道自己特別喜歡數學,也確實在這方面具有天賦。但他從不幻想自己成為一個全才,也沒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野心,而是專注於發展自己某一方面的才能,並且充分利用這項才能。這樣,他比那些多才多藝的人更容易集中精力。不必經常擔心自己能否同時做好其他的事,他知道要取得成功,就必須集中精力發展某一項才能。這就是他能迅速掌握電腦技術的原因,也是蓋茨的學習一直具有前瞻性的理由。
蓋茨深深地了解,慶祝成功是可以的,但更重要的是汲取失敗的經驗。他知道如果你把事情弄壞,這不是你父母的錯。不要為自己的錯誤而抱怨,反而要從中學習。他提出:那些令你最感不快的顧客反而是你最大的學習泉源,獲得別人給他的反饋是他能夠不斷改進的因素。
他指出:一般人害怕轉變。當電力初被應用時,人們是不是都很害怕嗎?他認為假如一個人祈求有大收獲,有時要冒大風險。
他提出:不要和世上任何人去比較,如果你去比,你是在侮辱自己。
他說:「當我是一個小孩時,我有很多夢想。這些夢想可以成真,大部分是基於我有機會大量閱讀。」
成長的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是來自他的雙親和所讀的中學。
而從孩提時代起,比爾‧蓋茨就生活在一個富有文化氣息的環境中。在他三四歲時,母親瑪麗去為學生講解時總是把他帶在身邊。瑪麗在學校講本地歷史和文化時,小小的比爾‧蓋茨就坐在前面的桌旁,兩眼死死盯着母親,聚精會神地聽講。
1967年秋天,比爾‧蓋茨12歲。他進入了西雅圖湖濱中學上七年級。現在看來,這是他父母的一個明智之舉。他們看到蓋茨在數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同學,在原來那所學校裏繼續待下去,會嚴重限制他的智力發展,而湖濱中學看起來能給他們的兒子提供更大的空間。當然,那時即使是他們也沒有想到湖濱中學究竟給蓋茨創造了怎樣巨大的機會。後來有人說,比爾蓋茨最大的幸運就是進入了湖濱中學,獲得了在這個自由天地裏充分發展自己的機會,可以說,這是他人生中一次決定性的轉折。
在湖濱中學,蓋茨的成績開始時常常得 B,但蓋茨從不在意,他認為學習電腦要比學習課本更有意義。蓋茨的父母當然也知道這情況,可貴的是他們從未批評過蓋茨,他們只是經常提醒一下自己的兒子,要他別把功課落後得太遠罷了。
在念哈佛的第二年,蓋茨經過再三思索,終於做出決定要離開哈佛,立即投身電腦事業。他把這個決定告訴父母。他的父母認為,蓋茨竟然敢無視哈佛的教育,置這所名牌大學的文憑於不顧,簡直不可思議。但是兩人都對電腦的知識所知甚少,感到要說服兒子不是一件易事。為了說服自己的兒子,他們找到了一位在電腦產業和商業方面都十分在行的德高望重者斯托姆,寄予希望於他來說服蓋茨改變決定。但斯托姆和蓋茨接觸後,不但沒有說服他,反而被他的想法打動了。蓋茨向斯托姆滔滔不絕地做了一番演講,詳細說明他現在所做的事情和今後的打算。斯托姆本人也是從事電子技術起家,由身無分文發展到擁有千萬資產的。他發現蓋茨將走的道路酷似自己當年已經經歷過的道路。他明白了蓋茨和保羅‧艾倫要做的事情具有的開拓意義,所以不僅沒有勸他打消退學的念頭,反而鼓勵他好好做下去。於是,當二年級念完後,蓋茨就毅然離開哈佛,和艾倫一起專心研發軟件去了。
回到他念湖濱中學的時期,校方的教育思想相當活躍。他們並不把你釘死在為大學輸送人才這一點上,而更重視發現和培養天才人物。在嚴格管理的同時,又對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學生盡可能提供機會甚至特權,使他們的智能得到充分發展。這些學生受到學校的特別關照,獲得了極大的自由活動空間。即使有些活動超出了學校規定的範圍,也可以得到特殊的允許,蓋茨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第一次正式接觸到真正的微機技術。
1968年秋天,湖濱中學卻做出一個大膽而明智的前衛決定:租用一台電腦,開始讓學生們接觸電腦技術。
1971年6月,湖濱中學第一次開始招收女生入校,由於學校的學生人數暴增,公共教室的空間明顯不夠用了。校長打算設計一個課程表的程式,以解決全校400多名學生由於課程不同而造成的課堂人數懸殊問題。如果照往常一樣由人工解決這件事情,將會十分複雜費時,而且容易出錯。學校要求秋季開學前將課程安排電算化,開明的校長想到了用計算機解決這個難題。幾乎是本能的,校長想到了那個在學校有着「電腦狂人」稱號的蓋茨,於是校長找到蓋茨接受這樣的挑戰。
可見父母和中學對他的發展有着決定性的影響。
先天個性
蓋茨的先天個性包括不懼權威、樂於接受挑戰、遠大的抱負和志向、永不安於現狀、對未知事物充滿了探索的欲望、竭盡全力、從不鬆懈消極、堅毅、刻苦、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收斂和轉化。
蓋茨的父母回憶起他小時候的事情,說他自幼就與其他的孩子不同。蓋茨從小就體現出一種不懼權威、樂於挑戰的性格,在他上了小學之後,這種特點表現得尤為突出。一個人的個性愈強,愈有可能出類拔萃,取得成功。如果一個人個性不強,一般是無所作為、一事無成。
比爾從小就有着遠大的抱負和志向,那時他就對他的小學同學說:「與其做一株綠洲中的小草,還不如做一棵禿丘中的橡樹,因為小草千篇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高大挺拔、昂首天穹。」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永不安於現狀」。不安於現狀,幾乎是一個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要求自己上進的第一步,就是絕對不可停留在現有的地位。不滿於現狀的感覺可以幫助你完成第一步,但是僅僅不滿足是不夠的,有了移動而無目標也是無用的,你必須決定你要往哪裏去。
據蓋茨的父母後來說,就他們所認識的孩子而言,還沒有見過哪位少年對《百科全書》有蓋茨那麼大的熱情和偏愛。蓋茨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未知事物充滿了探索的欲望,《百科全書》是他最喜歡的「兒童讀物」。再晚些時候,蓋茨又一頭栽進富蘭克林·羅斯福、拿破崙、愛迪生等大名鼎鼎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的故事去。
和同學們打球,如打網球、滑水橇。在每一項運動中,他都一絲不苟,鄭重其事,竭盡
全力去爭取獲得勝利。每局都想贏對方。他滑水的時候,也不願意落在人後,他做什麼事情都從不鬆懈消極。小小年紀的蓋茨就有「成人化」的傾向,他的性格從小就體現出了一種進取的精神。
在小學的時候曾經有位學生和和蓋茨一起調皮搗蛋和惡作劇,成為班上令人「頭疼的」問題同學。對於冒險和好動,兩個人有着驚人的一致性,只是蓋茨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收斂和轉化,而那位同學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性格,在衝動與盲目的陷阱中無法自拔。
小結
三個影響個人成就的因素:先天個性、環境因素,和衍生的學習方法,當中部分是可以學習的,例如怎樣去處理學習;有些是不可學習的,例如先天個性和環境因素。我們只能從可以學習的因素着手罷。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