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看來荷鋤耕中史這塊田的人,會愈來愈多。(Pixabay)
田是需要人耕的,否則就不能叫做田,也無法生產應該生產的了。
教育局分拆中史科
自2002年起,課程發展處在未有諮詢中史科專科老師們的意見下,就特別以拆科的方式,對待初中中史科,分別賜以中西史合併案、社會人文科案、校本發展案,以及中史獨立科案。前三者是要將中史科本身已具備豐富的學習內容、獨特的學問系統,將之打散、分割,再代以專題、或變成元素,四處融入,結果要取材什麼、學什麼、學得怎樣,中國歷史是縱深連貫、發展清晰可辦?抑是雜亂無章,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唐宋元明清都胡亂顛倒?那是天曉得,而中史在校份量有多少,取決於校內科層組織,有話事權的負責人,一切都由不得中史科老師作主,因為中史科已可以不成科,專科專教成明日黃花,癡人夢話﹗教局課程發展處還要瞞天過海,說教好中史要專科專教的美麗謊言﹗
中西史合併有何不可?
美麗謊言還很多,中西史合併有何不可?台灣、內地的中學課程,是沒有中國歷史科的名稱,只有歷史科的存在,但追深一點的問題是︰人家母語教學是天經地義、人家的中學歷史科敍述以國家為本是不用懷疑。以國家歷史發展為主軸是理所當然,先做好一個國民然後才配稱世界公民,日本的中學歷史科就叫本國史,韓國亦然。再說,香港有一百多間英文中學,若採取中、西史合併案,極有可能要用英語演繹自己國家的歷史,對一國兩制的香港中學生而言,妥當嗎?今天,香港中學生的國家觀念,已濃得化不開?中國兩字是不證自明?
將中國歷史的學習內容,融入社會人文學科裏,究竟中國歷史的位置如何按放?中國歷史之下無數的人情故事、是非黑白的道理,讓初中一至初中三的學生能掌握自己國家的概要的史實,產生同喜同悲的感覺?抑或是要12至15歲的孩子要先學大社會、大歷史、大文化,再來個大論述,然後產出大批判?這才是初中生學習本國史的目的?
至於說讓中史科可以校本發展,這對中史科的專業發展,無疑是極大的傷害。中、英、數、通等科目,可以校本發展之名,將獨立成科的尊嚴搓圓撳扁嗎?如不能,為何又要中史科採取不同的學習模式方案?再問,專科專教四字何解?
初中中史科必須獨立必修
至於當時課程發展處准予留下中史獨立科一案,主要礙於當時仍有團體繼續吶喊,堅持「國民教育的根本,實源於國史教育」,事實上,香港地的中學,國史教育的載體就是中國歷史科,其他學科難以取代中史科獨特的位置。在今天一國兩制的蒙混形勢下,初中中史科必須獨立必修,如箭在弦。近來,中史科被關注是歷史上的新高,一向不喜歡中史科的,平日瞄也不瞄中史科一眼的,突然都興致勃勃談論中國歷史,看來,荷鋤耕中史這塊田的人,會愈來愈多,發表意見給全港市民乃至全世界公民都有的了,但最終是有利中史科,抑或加害中史科,就看未來了。
原刊於《星島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