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太平清醮與陶氏圍村

據陶氏族人說,自從妙法寺建了樓高三層的萬佛寶殿後,該村先後有三人逝世,族人認為與萬佛寶殿外牆的雙龍裝飾有關,於是將正門封閉,另開側門。

屯門鄉忠義堂本月(11月)17日至20日舉行十年一屆太平清醮,為期三日四夜,地點在屯子圍的舊屯門小學操場。平日寧靜的社區,這段時間人頭湧湧,十分熱鬧。對於外來人來說,可趁此機會觀看民間的傳統風俗,並順道遊覽附近的名勝古蹟。

屯門鄉打醮以忠義堂名義舉辦,忠義堂的前身是更練館,乾隆年間由陶氏五村聯同附近五村組成,分五大股,每股派出四人擔任更練團(自衛隊),對抗寇盜,維持治安。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忠義堂舉辦太平清醮,酬神祭幽。自此十年一次,相沿不替。

忠義堂的五股分別是:坭圍一股;青磚圍、屯子圍、新慶村一股;屯門新村、藍地村、桃園圍一股;紫田村一股;寶塘廈村、小坑村一股。但坭圍在1933年退出忠義堂,現在只有四股共九條村參與打醮。

組成忠義堂的村民以陶氏佔多,他們是新界西的大族,源遠流長,可上溯至東晉時代的名將陶侃及其曾孫陶淵明。南宋末年,陶氏由廣西鬱林遷居廣東寶安。元明之際,陶文質與兒子處斯卜居屯門村,成為屯門陶氏始祖和二世祖。陶處斯生三子,長子陶嘉儀定居屯門,另二子分遷番禺和新會。

清初復界後,陶氏返回故鄉生活。乾隆年間子孫繁衍,先後建立黃崗圍(今稱坭圍)、麥園圍(今稱青磚圍)、田子圍(今稱屯子圍)、大園圍(今稱屯門新村)和永安村(今稱藍地村),這些村落的陶氏族人都是三世祖陶嘉儀的後代。

陶氏祠堂和廟宇

今日屯門鄉有新、舊二所陶氏宗祠,另有一間家祠。最古老的陶氏宗祠坐落於屯子圍附近,康熙戊戌年(1718年)建成,三進兩院式,規模等同新界五大家族的祠堂。但1971年基於某些原因而棄置,陶氏在附近另建祠堂代替。舊祠堂曾出租用作工廠,1991年起荒廢,如今結構破落,部分瓦頂倒塌。古諮會早已確認此祠堂為一級歷史建築,但陶氏沒打算將它修復,十分可惜。

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的舊陶氏宗祠,如今破落不堪。
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的舊陶氏宗祠,如今破落不堪。

類似的情況亦見於附近的定山宗祠,這是陶氏長房的家祠,紀念六世祖陶定山。該祠的創建年份估計與陶氏宗祠相若,即康熙年間,也是三進兩院設計。但1971年遭颱風破壞,1972年重建,現為混凝土結構,因此沒有評級。祀廳供奉「濟陽堂上陶氏歷代祖先神位」,另有三至七世祖的神主。但今天這間祠堂已變成貨倉,長房後人為了賺取收入,竟將祠堂出租給人存貨,大門長期關閉,裏面亂七八糟。

現今陶氏的點燈活動和春秋二祭是在1971年建成的陶氏宗祠進行,其規模亦是三進兩院式,祠廳奉祀陶氏歷代祖先,中央最高處的神位刻上「晉始祖太尉長沙公諡桓士行府君」,此為東晉名將陶侃(陶士行)的名號。該祠又名「五柳堂」,紀念東晉詩人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

這所陶氏宗祠的裝飾十分豐富,式樣罕見,有別於新界其他宗族的祠堂。原來陶氏聘請台灣工匠到來施工,難怪令人有身在台灣廟宇的感覺,有陶氏族人批評如此設計是畫蛇添足。

新界許多大型鄉村都有自己的廟宇,供族人參拜,陶氏也不例外。在舊陶氏宗祠旁邊有「三聖宮」,始建於雍正、乾隆年間,兩進式設計。據說當年陶氏認為對面的地形屬「虎地」(今嶺南大學和富泰邨一帶),不利於陶氏圍村的風水,因此建廟尅制。廟內供奉玄壇伏虎趙公明元帥,腳踏老虎,手舉竹節鐧,甚有威勢。另外二聖是洪聖大王和楊侯大王,洪聖是水神,楊侯的來歷不明,有說是醫師,亦有人認為是宋末忠臣楊亮節。今天的廟宇是1993年重建的面貌,變成了混凝土建築。

三聖宮內右邊的神明為玄壇伏虎趙公明元帥。
三聖宮內右邊的神明為玄壇伏虎趙公明元帥。

屯子圍與青磚圍

沿定山祖祠往北走,便到屯子圍。傳統的圍村有牆圍繞,大門開在正中,但屯子圍的大門卻在側面,原來又涉及風水。據陶氏族人說,自從妙法寺建了樓高三層的萬佛寶殿後,該村先後有三人逝世,族人認為與萬佛寶殿外牆的雙龍裝飾有關,於是將正門封閉,另開側門。舊圍門雖不存在,但仍可見到「田子圍」三字,此乃屯子圍的舊稱。已封圍門後方有一條主巷道直通盡頭的神廳,裏面供奉天后等神。

屯子圍隔鄰是青磚圍,原稱「麥園圍」,因立村時該地是一片麥田而得名,後因為圍村用青磚建成而易名「青磚圍」。此村布局與傳統圍村相同,正中開大門,設有門樓,四角建有圍斗,圍內房屋如棋盤排列整齊,主巷道盡頭為神廳。神廳內供奉天后和關帝,特別的是設有廣東巡撫王來任的神位。他是請求朝廷復界的功臣之一,因此甚獲新界鄉民景仰。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