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讀書指的是閱讀書籍,不是指上學。(Pixabay)
讀書指的是閱讀書籍,不是指上學。在我們的語境,在學校裏接受教育,叫做「返學」,也被叫做讀書。 脫離學校教育的讀書,常常被當成一件沒什麼用處、意義不大的事。 讀書,是包含學校教育但又不局限於學校教育的,以完善自我為目標的自由、自主的閱讀。
碎片化閱讀無助深入思考
智能手機的普及,低頭族成為全球現象,以手機為載體的資訊,必然呈現出碎片化的趨勢。隨之而來的就是碎片化的閱讀。 可以打開的 App 太多了,手機瀏覽器、各類 FB 新聞、微信朋友圈和公眾號。但是,碎片化閱讀,不能替代書籍所代表的系統閱讀。碎片化閱讀,也無法構建一個系統的認知體系。它只會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點不知其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像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在多元的觀點和層出不窮的資訊海中迷失,永遠學不會獨立的、系統的、深入的思考。
讀書的終極意義,是對自我的完善
閱讀到底有什麼意義?看那麼多書真的用嗎?不同的人想要的東西不一樣,同一個人不同成長階段需要的也不一樣。
讀書的具體意義很多,如果要給它概括一個普遍的、共通的、終極的意義:那就是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是很個人的事,每個人對人生的願景不同、對自我的期待不同,追求的目標不同,自我完善的方向也會完全不同。很多人質疑閱讀的意義,其實因為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所以讀書對不同的人,甚至同一個人的不同成長階段來說,具體的意義都是不同的。 脫離個人的需求、目標,空談閱讀的意義是沒有意義的。
一個想在產業劇烈變革時洞察先機的創業者或者投資人,這類人愛讀的類型,如 Kevin Kelly 成書於1994年的《失控》,Alvin Toffler 出版於1980年的《第三次浪潮》,都是基於對現實的觀察,對未來做出大膽合理的預言,獲得對未來商業趨勢的前瞻性認識。
一個想成為小說家的年輕人,他閱讀和研究自己欣賞的小說家的作品,他讀書的意義就是從模仿開始,練習小說的技法。掌握一門知識、習得一項技能、獲得某種洞見、達到一定鑒賞水準、了解人的心理傾向、多一個分析問題的視角。
知行合一:將知識轉化
說到底,書籍不過是説明人達成目標的工具罷了,一個工具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發揮多大的作用,全取決於使用者如何使用它。
神雕俠侶有一回,楊過、陸無雙、程英一行遭遇李莫愁,楊過與李莫愁對打,卻把破解李莫愁武功的方法合盤托出,最終嚇退李莫愁。餘人不解,既然有必勝之法,為什麼還讓女魔頭逃脫。不記得金庸的原話怎麼說,大意是練上幾年確實有機會,但以目前粗淺的掌握程度對付武功高強的李莫愁卻比登天還難,知道方法不等於掌握方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練習和實踐。
每次看完一本書,都問自己一句,這本書具有實踐的指導意義嗎?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可以做什麼調整和改變嗎?是具體技能和方法就在學習生活中練習使用,是認可的觀念就作為原則踐行,是更合理的思維模式和分析框架就在思考時用起來。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慢慢按着自己認可的方式完善自我,這些書慢慢變成了你的一部分。也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說的:「一直讀到這本書成為他自己為止」。
這叫「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