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衣食住行這四大日常生活基本需要中,「衣」排首,早在5000多年前,中國人就利用蠶所吐的蠶絲作為原料,織造絲綢衣物。之後,中國主要的出口商品──絲、茶、瓷中,「絲」也起了極大的作用,中國過去通過絲綢對外貿易,先東傳至朝鮮、日本,「絲綢之路」西傳至中亞、西亞,直至歐洲。
今天,隨着社會的發展,衣服超越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發展成為一種文化。衣服除了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個性、社會地位和身份,還是一種溝通的訊息,與生活、藝術、科技息息相關。
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紡織技術
理工大學的紡織及製衣學系陶肖明教授,生於江蘇省揚州市,畢業於華東紡織工學院,獲紡織工程學士學位,後獲頒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紡織物理博士學位,於1994年來港在理大任教至今。「你看我身上這件衣服,是『絲』的質地,『絲』是中國人所創造的,但衣服並不是中國的傳統設計,而是西方的印象派。」「衣服也不是使用傳統的漂染上色,而是用現代科技的 Digital printing(數碼打印)而成。」她認為隨着科技的發展,紡織技術一日千里,未來衣服的發展會是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西文化。
全球紡織品市場需求大
陶教授指出近年每人一年消耗接近12公斤的紡織產品。2016年《福布斯》(Forbes)公布全球富豪榜,除了美國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排名第二位的是西班牙 Zara 母公司 Inditex 的聯合創始人奧爾特加(Amancio Ortega)。在日本富豪排行榜,Uniqlo 創辦人柳井正蟬聯第一,可見市場對紡織產品需求之大。而這些成功的企業背後是看準市場的需求,例如 Zara「快時尚」的經營策略便是把設計師的時尚產品(Fashion items),加快生產工序,並調整銷售價格,給普羅大眾穿用。
製衣是夕陽行業嗎?
香港的紡織業也盛極一時,80、90年代曾是香港製衣業的黃金時期,為何現在製衣業會被標籤「夕陽工業」?陶教授認為香港在這方面擁有很好的根基,面對紡織產品需求不斷擴大,香港應該把握優勢增強競爭力,例如現時有很多香港的製衣公司把高增值產業留在本地,進行會計、科研、設計、品牌等工作,製造工序則分布在內地、越南、孟加拉等生產線。
「亞洲目前是全球的製衣基地,中國擁有的紡織技術更是於亞洲領先,未來趨勢應發揮中國傳統的特點及運用現有的紡織科技。」她特別高興見證智慧紡織的誕生,「智慧紡織」是能夠像人一樣感知外面的世界,而衣服會作出相應變化,一樣會有感應、會學習、會隨環境改變自己的一項全新紡織技術。對此前所未有的紡織技術陶教授滿有期待,她認為將會問創新機會予年輕人好好發展。理大有學生在剛畢業時,和同學合夥成立 Start-up 公司,共同研發智慧紡織技術,研發 Health Care 相關產品,例如是可以測試心跳和呼吸的衣服,做瑜伽時能使人放鬆的運動服裝等等。她認為只要看準市場需要,製衣及紡織業是充滿無限發展商機。科技的發展將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包括衣服也進入一個革命新時代。
用心栽培學生 社會卻給低薪水
從事紡織不是件容易的事,從事紡織教育更是難上加難。尤其是香港對科研投入經費較周邊地區少,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百分之0.4,而深圳的科研撥款佔其 GDP 超過百分之4,她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影響香港科技的發展。陶教授在教學過程中深感現時很少學生願意投入紡織及製衣的研究工作,尤其是本地香港的大學生。在她的教學生涯大概有40名博士生,當中少於10名是本地的學生。「有次,我嘗試邀請兩名本地的研究生加入一項研究項目,讓他們先做實習生,再研發新技術。結果兩名學生最後都沒有加入,其中一名找了政府的工作,另一名找到基建相關的工作。」
問她會否覺得香港學生比較實際?「我倒不這麼認為,也要食飽飯,才能夠追尋夢想。」她指出過去十多年,紡織及製衣學系畢業生人工都沒有增加過,社會卻一直通脹,作為老師是件心痛的事。「我們用心栽培學生,學生在大學裏也努力學習,誰知到了社會的薪水卻是那麼低。」看見愈來愈少年輕人願意加入這行,她覺得不能把責任放在學生身上,「只能說社會未能提供一個產業多元化的環境,讓年輕人能夠多幾個向上流動的途徑。」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