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日本央行的另一有趣舉動,傳媒反而着墨不多:通脹目標依然是2%,但央行容許通脹長時間超標。(Pixabay)
上星期美國聯儲局及日本央行公布最新議息決定。聯儲局一如預料保持利率不變,日本央行 QE 並無加碼,只修改了政策目標和執行的用語。
我對兩地貨幣政策的看法未變,不炒冷飯了。
報導與現實
與其討論「幾時加息」這類講到悶的話題,不如別開生面問:若果只看香港傳媒有關的報道,對兩國貨幣政策的了解會跟現實差幾遠?
我隨便在網上搜索一下當日的新聞標題,結果如下。
「預告年底加息」、「美息不變12月加硬」……
美國議息決定,不是電影公映日期,不是餐廳開張日子,沒有甚麼預告不預告,甚麼「加硬」之說更是子虛烏有。我相信誤解是來自對政策文件中的「點圖」(dot plot):每位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成員對未來合理利率水平都有看法,將所有成員的意見以圓點表示,就是一幅未來利率走勢的「點圖」。
這幅圖不是官員的預測,更不是官員的承諾,只是官員認為的合理水平而已,正確名稱應為「FF圖」。這幅圖的主要功能,是展示官員之間的意見分歧。議息結果是商議出來的,不是人人交出一個數字計個平均數出來決定。再者,美國以至全球經濟隨時出變化,官員不會恪守利率軌道不變。
先搞清政策原意
「目標由印鈔轉調控孳息率曲線」、「疑鋪路停買債」……
日本10年長債利率持續下跌,去年已到達負數水平,而且波幅甚大。最慘的當然是借短債放長債的銀行,今日唔知聽日事。今次貨幣政策的改變,是訂下10年債的利率目標(沒有確切數字,大約為零),即時效果是長債回升。政策的苦衷是抑制長債波幅,減低銀行面對的風險,是以日本銀行股普遍上升。
其實日本央行 QE 買國債,從來都在影響孳息率曲線(yield curve),只不過以往固定購買金額,今次為長息訂下目標,焦點由國債的量轉為國債的價而已。「停買債」的報道是無厘頭的誤解,短期內買債規模根本沒有大變。
日本央行的另一有趣舉動,傳媒反而着墨不多:通脹目標依然是2%,但央行容許通脹長時間超標。有趣,是因為舉動幾乎是近期一項學術研究的翻版!理論不容易解釋,我只好打個比喻:踢足球要設法將球送入對方球網超越白界,但若果將球例更改,只有超越白界不多於一厘米的入波才計數,那球賽零比零完場的比例將大幅增加,連球王神射手都唔知點入波。
容許通脹超標,理論會上提高通脹預期,但實際效果如何就要由事實去驗證了。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