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蔡英文參觀軍事演習。(亞新社)
蔡英文上台剛過百日,施政滿意度直直落,林全內閣迄今毫無業績,施政蜜月期很快結束,大規模示威遊行緊接着震撼登場,9月3日25萬人群聚台北凱達格蘭大道(簡稱凱道),最不反的軍公教(軍人、公務員和教師)有史以來第一次結盟上街,抗議霸凌式的年金改革,包括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在內超過20名退休將領參與,其中至少有3位退休的國防部長也走在遊行隊伍中,藍營士氣大振,稱這是「倒蔡第一槍」。
台灣政府財務吃緊,保險基金面臨破產壓力,因為少子化跟老年人口激增,年金制度出現「繳得少、退得早、領得多」現象,已造成財政沉重負擔,不少民眾甚至擔心台灣因為年金問題「希臘化」,顯示年金改革迫在眉睫,如果現在不改的話,所有年金都將破產,不要說現在軍公教勞(勞工)各行業領不到退休金,年輕人也沒有未來。
蔡英文對年金改革方向早有腹案,選前提出包括延後年金請領年齡、以及逐步合理化年金的所得替代率等,明眼人一看便知是針對被批評退休領得最多的軍公教而來。
軍公教被污名化
新政府就任後,年金改革緊鑼密鼓展開,6月1日成立的改革委員會至今召開過七次會議,尚未達成具體共識,軍公教卻已感到不耐,很多人反映年金改革過程中,官方放任軍公教被污名化。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質疑,電視名嘴或親綠媒體都已淪為打手,成天在製造職別、省籍及世代對立,例如誣指軍公教人員退休金「偷來的、搶來的、騙來的」,或說軍公教退休人員「吃太好、吃太飽、領太多」,甚至稱他們是「米蟲、吸血蟲」等,對軍公教極盡污名化,挑起社會仇視軍公教。
今年3月中旬由40多個軍公教在職與退休人員團體及勞工團體組成「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決定先給蔡政府下馬威,藉九三遊行展現軍公教勞實力,以免淪為年金改革的犧牲者。
這場全台軍公教總動員的大遊行主要訴求是「反污名,要尊嚴」,但未提出具體主張,也避免特定政黨動員,免得模糊焦點,但由於軍公教長期是藍營鐵票,現場散發濃濃的國民黨味,包括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副主席胡志強等均到場打氣。
台灣年金改革首先要釐清的是把年金界定成是一種保險還是社會福利。如果是保險,就是繳多領多,繳少領少;如果是社會福利,才有政府補貼的問題。可是現在行政院主計處又說政府的潛藏債務有18兆新台幣,將來會拖垮政府,意思是政府不想補貼這個錢,如果是這樣,那年金就應該界定為「保險」,也就是自給自足,繳多領多、繳少領少。
一名任職20多年的公務員感到不平﹕「現在軍公教不滿的是,我明明繳得比較多,卻一直批評我領得多,事實上,我比勞工多的那個比例,跟我繳的那個多的比例,根本不成比例,我比勞工可能多繳了四倍,可是我領的只有他的兩倍多,他們認為政府如果界定年金為保險,對我就是一種污名化。」
選前蔡英文向軍公教喊話指出,民進黨年金改革是針對制度,而不是針對個別族群,「你們不是改革的對象,是我們改革的夥伴,需要大家共同來參與」。講得冠冕堂皇,但綠營刻意挑起對立,將軍公教塑造成最大利益者,也是改革的最大絆腳石。
對年金制度有深入研究的一位公務員表示,根據現在蔡政府相關官員的說法,好像只有軍公教是既得利益者,事實上勞工也是很大的既得利益者,保費繳那麼少,退休卻可以領兩萬多,更不合理﹕「不然勞保為什麼會比較早破產?」
年金改革別有政治意圖
蔡英文雖然強調年金改革沒有差別待遇,事實上,主其事者不經意就透露出政治意圖。專家指出,年金改革委員會副召集人兼執行長林萬億像是有預設立場,他在年金改革委員會上很多發言,透露出他想站在勞工角度去處理事情,明顯就是選票考量,因為軍公教有120多萬人,勞工則有1000萬人。不僅如此,蔡政府又講老農年金是一種政策上的社會救濟,它不是年金,更讓軍公教心裏很不是滋味。一位公務員說,法律規定領老農年金的,就不能領國民年金,但過去從未繳保費者,仍可享有國民年金基本保障三千元,有繳保費者,最多可領到七八千元。但同樣都沒有繳保費的老農,每月卻可以領取老農津貼七千元,明顯是要討好它堅定的支持者——老農。
高層不時放話,不着痕跡挑起族群對立,造成社會撕裂。前幾天陳建仁在一個公開場合講的一句話,讓很多公務員忿忿不平。他說退休教師月領68,000元,國民年金最基本的保障只有3,000多元,太不公平了。前述公務員表示,多位同事當下第一個反應,便是覺得退休教師領太多確實不合理,但為什麼拿教師跟完全沒有繳保費的人比較?他說:「你今天若要比較沒有繳保費的,應該是把『領3000多國民年金的人』跟『同樣也沒有繳保費、但領7000的老農』相比才對。」他不滿陳建仁身為副總統,卻刻意做基礎不平等的比較,讓社會相對剝削感更加突顯,刻意挑起對立。
民進黨種種政治操作,似乎是要從某些族群取暖,來對抗某些族群,又藉這個氣氛取暖。一名高階公務員表示﹕「高層一直放話,居心叵測,這根本不是改革,而是鬥爭。」他認為,高層對年金改革的「眉角」(竅門)很清楚,但就是故意塑造這種氣氛,這就是讓軍公教最不滿之處。
今年98歲的郝柏村也現身九三遊行現場,受到群眾熱情包圍。郝柏村接受記者訪問表示,他不反對改革,但現在政府的做法是別有居心,譬如拿退休教授跟老農比,說老農每月領7,000,為什麼教授領80,000?這不公平,很多民眾可能不知道老農沒繳保費,教授是有繳保費的,所以這種做法是在「製造階級對立,搞清算鬥爭」。
在民進黨細膩的政治操作下,全民反軍公教已逐漸發酵,網路上潮水一般的憤怒反應幾乎都指向軍公教,批他們是「黃巾賊」、「吃相難看」等。一位網友說:「從這(遊行)活動可以看到反對改革的力量有多大!就算政府破產他們也無所謂,只要錢拿到手就沒問題。不是別人污名化你們,而是貪婪讓你們失去利他。」
多數人認為,年金改革問題不在斤斤計較誰領多領少,畢竟一旦年金垮掉,誰都領不到。正本清源應該是繳多領少,才能維持年金長長久久,每個職業別都一體適用。新政府不此之圖,卻將問題混淆成誰領得多,挑起鬥爭,引起的劇烈反彈一點也不意外。
原刊於零傳媒獨家評論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