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達26位新議員,立法會糾結怎麼解?

有危就有機,當大家憂患意識提高,凡事三思,不再率性而為的話,立法會的糾結不是無法可解,整體社會族群撕裂的傷痕也不是沒法縫合。
 
封面圖片:台灣總統蔡英文(亞新社)
 
作者:邵盧善(資深傳媒人)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政團世代交棒,投票破了紀錄,立法會出現26位新面孔,超過議席1/3,幅度不可謂不大。可是,意識形態派別形勢大致沒有改變,支持建制與支持非建制,大概仍是四六之比。
 
輿論一般憂慮,議席分布反映了社會撕裂與政團碎片化,立法會議事功能難以恢復正常。再者,六名積極參與「佔中」、標榜「本土」、「自決」、甚至鼓吹「港獨」的年輕世代當選,有40萬人支持激進主張,佔投票率接近兩成,影響不容忽視,台灣「太陽花學運」拉倒了國民黨政權,港人印象深刻。
 
不過,有危就有機,當大家憂患意識提高,凡事三思,不再率性而為的話,立法會的糾結不是無法可解,整體社會族群撕裂的傷痕也不是沒法縫合。
 
首先,民主黨有七人當選,再度成為立會內非建制最大派系,多位言行出位的候選者被摒諸議事廳門外,顯示不滿現狀的港人求變不求亂,仍然多數支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的議事方式。
 
其次,謀取變革並不容易,「太陽花學運」既然深刻烙於港人腦海,「太陽花運動」開的是什麼花、結的是什麼果?港人當然也有所警惕。
 
太陽花年輕世代促成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全面執政,可是,民進黨上台後政策全面跳票,除了追殺國民黨的「不當黨產條例」、以及文化「去中國化」得以快速通過,雷厲推行,其餘重要社會政策都又拖又改,成為所謂「髮夾彎」笑柄。原來承諾青年人基本工資每月28k(28,000)新台幣(折合約880美元),日前宣布只能提高5% 至21,000,相差極遠;承諾撥款300多億照顧長者,如今,只有半額的預算。最可笑的是,勞工法定年假迄今未有定論,而每周休假兩天的承諾也是朝令夕改。最後,已經明令每星期一例一休(容許資方以補薪水減少一天例假)、以及工作六天必須休息一天,也因勞資各有不滿而延期實施。
 
過往馬英九執政時期,民進黨策動了多次大遊行,蔡英文多次走在遊行隊伍前列,如今,她卻對群眾說,「沒事不要常常上街」,她的行政院長林全說,「上街不是解決問題唯一方法」。當年指揮太陽花佔領立法院癱瘓議事、如今選入立院殿堂的政客,批評國民黨議員拉布(filibuster,拖延投票戰術)的行為浪費公帑。在在說明,抗爭只被政客用來奪權,並非什麼維護正義。
 
社會發展失衡造成問題多所常見,愈嚴重的問題,解決辦法愈需要共識。美國總統奧巴馬不是一人一票選的嗎?而且,他的政綱也是突出一個「變」字,他的改革決心絕無可議。上台之後,他的種種改革都遭受阻力,醫療健保實施了幾年,共和黨仍然力求翻案,不只敵黨反對,民主黨內自由派也不滿,聲稱在他治下年輕人看不見希望,參議員桑德斯的死忠支持者,迄今不肯轉向支持與奧巴馬理念相近的希拉里。恰恰說明,愈是文明民主的社會,不同意見愈多,沒有單一方案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有合有鬥,鬥而不破

 
最近落幕的杭州 G20峰會以及寮國(老撾)萬象(永珍)東盟峰會,展示了國際交往的積極態度,中美、中日、美俄、日俄之間,縱有多端激烈爭議,仍然保持一定聯繫,求同存異,一方面大力推行相互有利合作項目,一方面繼續各自表述有爭議的事件,設置機制管控分歧。說明國際之間,也是有合有鬥,鬥而不破。
 
撕裂的港人族群、碎片化的立法會,其實都不願坐視港人內耗螺旋下沉,因此,大可師法國際社會的智慧,管控分歧,不容政治理念爭議阻礙有利大的民生發展。
 
新一屆立法會中,超過1/3是新人,兼且年輕專業人士增多,少了過去的政治包袱,應該比較容易釋棄前嫌,求同存異,以至進一步化解分歧,突破立法功能空擺的僵局。
 
首先,我們要肯定一國兩制是港人社會的大同,落實基本法是維護香港發展最佳保證。有了這個共識框架,行政、立法機關不妨把「主導」與「監督」的關係化成伙伴,行政機關草擬政策時,充分利用立法會平台與民意溝通;議員方面,務須從了解政策基本面做起。香港公務員系統是一支優秀隊伍,所有政策由構思至辯證至拍板推行,都有清晰檔案,議員們不妨詳細檢視。各種政策著眼角度可能有不同側重,卻必行之有理有據,並不故意傾斜富商企業、或是某些特定團體。
 
政制改革,當然是香港發展重中之重。從立會選舉來看,不同立場陣營的鴻溝短期無法跨越,有待彼此重建互信。不妨先從其他方面發展創造條件,假以時日,港人定有機會達成有香港特色的政制方案。
 
原刊於零傳媒獨家評論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