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漂書節」嗎?看看風靡香港的閱讀方法

讀畢一部好書,愛書人總是希望跟別人分享,也希望它能獲得更多書友垂青。漂書不僅給予讀者尋覓好書的機會,還能透過他人的閱後感找到知音。
撰文:江迅
 
漂書的樂趣,刺激了「悅」讀。漂書,是既環保又浪漫的閱讀理念,讓讀者驚遇一部沒想到的好書。漂書,改變了香港閱讀氛圍,為都市新添一層文化氣息。
 
7月31日,青年廣場「漂書節2016」揭幕禮,青年廣場總幹事呂施施說:「青年廣場舉辦一年一度漂書節已經第六屆了,過去五年收集的書多達55000千本。漂書是鼓勵青年人無論在哪裏也與書為伴,閱讀無間斷,互相交流。」她說,「漂書節」大型漂書活動,8月13及14日舉行,屆時,青年廣場將開放給全港青年人「放漂」及「收存」喜愛的書本,以「放一本,拾一本」的方式參與。7月1日至25日,是全城漂書活動。
 
圖書漂流,起源於上世紀60、70年代的歐洲,至21世紀初逐漸傳至世界各地。讀書人將自己讀完的書,貼上特定的標籤後,隨意放在公共場所,撿獲這本書的可取走免費閱讀,讀完後再將這本書放回任意公共場所,再讓這本書漂出手,讓下一位愛書人閱讀,繼續一段漂流書香。
 
當下,讀書人將自己讀過的書,連同寫上閱後感的紙條,一併送往不同機構在公共空間設置的「漂書箱」、「漂書架」或「漂書攤」,讓好書「漂流」出去,直至遇上下一位有緣分的讀者。新讀者從漂書活動中獲得書本後,既可免費閱讀作品,又可閱讀書友對此作的想法,最後又記下自己的讀後感,再次將它們「漂流」出去,讓更多有緣人得以繼續分享。「漂書」潮流東傳亞洲後,最先在中國、台灣、日本、新加坡等地流行,這些年才在香港開花。
 

尋找莎士比亞閱讀樂趣

 
2016年,適逢莎士比亞逝世400週年,青年廣場舉辦的漂書節活動,也就以「莎士比亞」為主題,尋找閱讀莎士比亞文學樂趣,漂書節漂書活動同場亦設分享會、工作坊、莎士比亞話劇演出及拍照區等,讓青年讀者前去青年廣場放漂好書之餘,接觸外國文學,漫步於莎士比亞氛圍中。
 
年輕人演繹莎士比亞戲劇。
年輕人演繹莎士比亞戲劇。
 

「漂書箱」滲透社區各個角落

 
7月,全城漂書活動,青年廣場在香港各區指定地點「漂書箱」收集放漂書本,於漂書日供參加者免費閱讀或交換,讀者只需把書本連同已填寫閱讀心得的「漂書卡」,放入漂書箱便可。指定的漂書收集點,除了青年廣場外,九龍區、香港區、新界區共7個點。8月5日至9日,MINI漂書車在港九新界熱點停泊,讓讀者體驗迷你漂書活動。8月13、14日是漂書節,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文學活動,漂書攤、名人漂書分享會、戲劇大師班莎士比亞話劇演出……讀者共享閱讀樂趣。
 
漂書文化已滲入香港社會,不少餐館、咖啡廳,一些公共屋邨、私人屋苑,都能找到「漂書架」的蹤影,讓市民可隨時隨地免費享受閱讀樂趣。在香港許多角落,都能看到漂書攤、漂書箱、漂書架。香港每年最大型的漂書活動當數「青年廣場」的「香港漂書節」。
 
在香港許多角落,都能看到漂書攤、漂書箱、漂書架。
在香港許多角落,都能看到漂書攤、漂書箱、漂書架。
 

刺激閱讀 重新認識紙質書

 
8月5日,青年廣場漂書車在尖沙咀漂書。新移民香港的鄭麗正參與換書,她是江蘇公司派來香港的。她說她在內地時參加了一個「飛芒讀書會」微信群,此微信群已舉辦40多期圖書漂流,上千人參與,閱讀圖書近千本。大家一個月內讀讀完一兩本書,還要寫讀後感。她說,對於那些缺乏閱讀動力的人,如果有人從後面推一把,情況就大不一樣。漂流活動刺激了閱讀。過去一忙就堅持不了閱讀,加入圖書漂流圈後,大家互相激勵,漂書能讓更多人重新認識紙質書。
 
漂書車在尖沙咀漂書。
漂書車在尖沙咀漂書。
 

與書友交流 如飲醍醐之感

 
香港學者謝雋曄多年來關注香港漂書文化發展。他認為,讀畢一部好書,愛書人總是希望跟別人分享,也希望它能獲得更多書友垂青。漂書不僅給予讀者尋覓好書的機會,還能透過他人的閱後感找到知音。這種新興的閱讀文化,既經濟又環保,而且洋溢濃厚的浪漫情懷,透過紙條上的文字,可從字裏行間,感受他人讀後感,有時會不以為然,有時則感到英雄所見略見,有時甚至頓生如飲醍醐之感,最後不期然幻想留下感言的到底是何許人,此舉實比單純閱讀作品添上另一份樂趣,也是漂書的獨特魅力。
 
原刊於零傳媒《獨家》,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Pixabay;插圖: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