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興建的太子道,其命名源於英國的威爾斯親王(Prince of Wales),他於1936年登基為英王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但未夠一年卻不愛江山愛美人,成為溫莎公爵(Duke of Windsor)。
英國租借界限街以北的土地後,即計劃開發九龍城,首先興建道路通連旺角。1922年威爾斯親王訪港,參觀建路工程,兩年後這條馬路就命名為 Prince Edward Road,中文為「英皇子道」。其後改稱「太子道」,以免跟港島的英皇道混淆。
英皇子道通車後,區內交通大為改善,許多西式樓房出現,吸引較富裕的人遷來居住。隨着人口增加,當局在太子道與亞皆老街之間的山丘興建九龍第一所公立醫院,名為「九龍醫院」,病房大樓和宿舍於1925至1938年間陸續落成,大部分至今仍在。其設計有濃厚的殖民地風格如寬闊遊廊,屋頂採用類似中式的歇山頂,垂脊末端向上翹起,形如牛角。
之後當局將太子道與火車軌交界的一片山丘撥給聖公會拔萃男書院興建新校舍,1926年完成。但隨即被英軍徵用作為軍營,並在兩層高的主樓加建一層,屋頂鋪了中式瓦頂。一年後深水埗軍營落成,學生才正式在新校上課。
新興的建築風格
艾利嘉道理(Elle Kadoorie)的香港建新營造有限公司看好九龍的發展潛力,在1931年斥資32.6萬元投得太子道與亞皆老街之間的「大石鼓」(男拔萃毗鄰的荒蕪山地)開闢花園城市,取名「加多利山」。1937年首批洋房落成,以白色為主,具早期現代建築風格,又稱包浩斯(Bauhaus)。現今這山頭遍布85幢房子,只租不賣,是香港少有只作居住用途的低密度豪宅區。
從太子道早期的建築物可以看到當年流行的設計特色,那時除了包浩斯外,也興起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兩者的特點是外形簡單,着重功能。不同之處是裝飾藝術帶有古典餘韻,講求對稱,並加入垂直線條和幾何圖案,以增特殊的裝飾效果。
在太子道花墟旁邊有一列16幢四層高的「摩登住宅」,1932年落成(戰後有6幢拆卸重建),地下有方柱承托,形成一條騎樓街。與一般唐樓群不同,興建和設計這列樓宇的法國比利時義品地產公司(Credit Foncierd’Extreme-Orient),在園藝街一側加了西式弧形懸臂式露台,在樓梯位外牆有半月形圖案浮雕,像魚鱗般重覆出現,此乃裝飾藝術特徵,迎合當時的中產階級品味。
多元化的天主教建築
初期遷入太子道一帶居住的有許多是葡籍天主教徒,當時九龍只有尖沙咀一間天主教堂(玫瑰堂),對居於其他地區的教徒並不方便。1928年教會投得太子道和窩打老道交界一幅土地興建聖德肋撒堂,並找華南總修院的建築師葛斯尼神父(Dom Adalbert Gresnigt)設計,原計劃興建富有中國色彩的教堂,但因不受葡籍教徒歡迎,葛斯尼便揉合其他兩位建築師的心思,建造一座有八角形塔樓的拜占庭式教堂,旁邊附有獨立鐘樓,1932年落成,曾有一段長時間是太子道最高的建築物。
在九龍各傳統名校中,以瑪利諾修院學校的設計最特別。該校仿照美國紐約州奧西寧(Ossining)的瑪利諾修女總會院而建,混合了多種不同風格,有新都鐸式、裝飾藝術、羅馬式、新喬治式、哥德復興式等。它屹立於聖德肋撒堂的斜對面,兩者互相輝映。面向界限街的麻石階梯和尖拱門,以及俯視窩打老道的高聳塔樓,都成為了校園的標誌。
瑪利諾修院學校的中學部於1960年遷往何東道的新校舍,舊校舍給小學部使用。2007該校向發展局提議把學校主樓和修院列為法定古蹟,結果獲得同意,翌年成為九龍唯一的古蹟校園。
最令該校聲名大噪的是一棵23米高、樹齡70年的異葉南洋杉(學生稱之鬼樹)。地政署收到投訴指該樹傾斜,對途人構成危險,校方於是計劃移除大樹,但引起不少校友和市民關注,反對砍樹,雖有樹木專家指出大樹並無健康問題,但最終亦難逃一劫,2010年初被校方砍除,令校園失去一景。
同樣消失的還有喇沙書院的舊校舍,它於1932年在界限街瑪利諾修院學校毗鄰開幕,佔地闊大,最令人矚目的是那座採用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的大樓,正門有高昂的列柱,屋頂為半圓形的穹窿,宏偉壯觀。可惜校方在1978年重建學校時,為了籌措資金,將大樓所在的土地賣給發展商興建碧華花園,古典校舍從此消失。
(圖片由作者提供)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