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自己一歲的兒子,整天手指指,對身邊所有事物充滿好奇,為人父親的筆者就相信人應該有一種天生的學習動機,只是在幾十年工廠式的學校環境下,和不同大大小小的考試搏鬥後,好奇心與動力才會慢慢減退。每個國家地區的人都對自己的教育制度不滿,香港的所謂教改也討論多時,有人認為只是愈改愈差,但講到尾,教育其實就是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中英數成績可以靠考試計算,但創意這天馬行空的東西卻沒100分可言,皆因創意的最高分數叫做「無限」。回顧歷史,社會進步依賴人類的無限創意,藉不同領域的人才推動及發展,亦由此可見教育的必然重要性,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到大學,不同程度地啟發一個人的內在潛能及才能,讓他可以有能力貢獻社會。也有一個有趣的說法,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不單背誦式的教育已經過時,甚至知識也不是最重要的,相反「智慧」就是社會最欠缺的。
事實上,今天不能否認的是,香港教育仍有不少問題,教師多工作、家長多怨言、學生多壓力。筆者在意的是,教育的出現本質到底是「培育人才」還是「訓練機器人」?
多元化培育不同人才
華人教育文化着重成績,即使俗話說的「考試定生死」。小時候筆者也經歷過死記硬背的學習過程,面對過數之不盡的考試。雖然如此,筆者並不認為考試就是壞事或者錯事,只能說它有利亦有弊。
考試猶如一把尺,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量度每個人的知識水平,並且作出分野,是其「利」;惟考試不能計算一個人的獨特才能及性格優點,如正確的價值觀、待人接物的技巧、對事物的好奇心等等,此其「弊」。
不少研究亦指出,企業內最「好用」的人才往往都不是考試高手;或者這樣說,有錢佬也不是個個名牌大學畢業。因此教育必須多元化,除培育人才投身主流行業,亦應提供各式各樣技能訓練,讓學生按興趣喜好發展,讓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外的工種亦有人才加入,幫助學生開拓更多元化的就業出路。
大學教育質比量重要
有人認為,支持大學增加名額可幫助學生就業。基於歷史數據,大學畢業的教育程度可幫助個人的預期未來收入上升,有助解決扶貧及青年向上流。然而,台灣教育制度幾乎人人都是大學畢業生,但平均薪資卻難以提升,此證明畢業生數量與就業職位必須處於均等水平,亦說明「質」比「量」的重要性。
最後,所謂的「學習、工作、退休」的模式,其實是一個人為架構,當老年社會也開始談終身學習、充實自己,筆者希望,整個學習理念能再有翻天覆地的改變,讓人不用故意把自己「擠」進教育制度內,而是讓人能在天生的好奇心的推使下,活到老、學到老,使學習再變為一件有趣的事情。
原刊登於《iMoney》,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網絡圖片)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