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意外開啟金融盛世

這幫人之所以能發跡,靠「先喝頭啖湯」和財技。他們先是趁其他機構投資者尚未意識到這個機會,搶灘發難。
 
封面圖片說明:Wall Street(1987)海報。
 
要數荷里活最為人熟悉的金融題材影片,奧利華史東(Oliver Stone)的《華爾街》(Wall Street,1987)應該無出其右。這部票房只得4,000萬(美元,下同)的電影,意外地為美國的金融盛世揭開序幕;而由米高德格拉斯(Michael Douglas)飾演的 Gordon Gekko,後來更成為電影、甚或是現實世界裏一眾躍躍欲試的金融才俊的完美典範。
 
不說不知,這部現在看來是劃時代的電影,當年卻原來也差點難產。其成功面世,僅憑導演史東在之前一年,藉越戰片《殺戮戰場》(Platoon,1986)贏得奧斯卡,成為炙手可熱的導演後,才找到21世紀霍氏出資。
 

那些年金融尚未入流

 
之後,史東與編劇作家 Stanley Weiser 於1987年2月拍板開拍,並於7月完成,之後親歷87股災。由於只有1,500萬元的製作費,捉襟見肘,因此該片的製作時間不長。當年上畫而製作費差不多的電影,有《BB也瘋狂》(Three Men and a Baby,1987),票房狂收1.7億元;而同樣由米高主演的《孽緣》(Fatal Attraction,1987),亦收1.6億元。史東也承認,商業片並不討好,而荷里活在此之前也少有成功之作,他自己認可的,要倒數至1957年的 Executive Suite,主角還是一間家具廠!
 
現實是,當時美國的金融產業,要不是讓人覺得沉悶、呆板的銀行,就是庸俗討厭的股票經紀。當年,工、商、金融可謂平分秋色: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計,1987年30家公司裏只有一家半是金融企業,即美國運通和通用電氣(後者是綜合企業,不過當時通用金融正是燈火鼎盛),而到了2007年海嘯前夕,金融企業在此的比例卻急增至六家,新加入了 AIG、美國銀行、花旗及摩根大通,而市值則由87年僅佔道指約5%,暴增四倍至2007年底約25%。這20年,絕對是美國金融業的黃金盛世,而《華爾街》當之無愧成為金融盛世的預告片。
 
然而,無論是史東、Weiser,還是當時的分析師,不管他們的水晶球是哪裏製的, 都無法預示這個金融盛世能如此的澎湃。這也許跟 Gekko/米高的個人魅力有關。
 
Gekko 代表的企業狙擊手,是80年代美國的時代產物,著名的「同行」有《風月俏佳人》(Pretty Woman,1989)的李察基爾(Richard Gere)、《搶錢世界》(Other People’s Money,1990)的丹尼德威托(Danny de Vito)。這幫人是今天集專業「炒家」、分析師、對沖基金、上市公司老總及企業中間人於一身,而且彈指之間能知天下事的商業超人。

 

狙擊手解開企業失效謎

 
他們也許不學無術(沒有金融博士、 MBA/DBA等光環),可能出身自股票或地產經紀──Gekko 便是如此娓娓道來︰他第一桶金,是靠倒賣房子賺了八個億, 還得意地補充了一句:”It is better than sex!”。有了這桶金,他們乘風破浪,順利完成向企業大腕的華麗轉身。現實中的佼佼者有 I. Boesky、A. Edelman 及 M. Milken(債券大王),Weiser 亦承認以三者為藍本打造 Gekko。不過,現實中 Edelman 並沒有把自己「弄進去」,而是在發財立品後金盆洗手,跑去搞藝術收藏。但 Boesky 和 Milken 後來卻因內幕交易和詐騙,瑯璫入獄。
 
這幫人之所以能發跡,靠「先喝頭啖湯」和財技。他們先是趁其他機構投資者尚未意識到這個機會,搶灘發難。財技上,Gekko 似是讀過 CFA 的初階,片初便教男主角 Bud Fox 拼圖理論(Mosaic Theory),以跟蹤打聽、化零為整等手段,出奇制勝。而在關鍵的航空公司收購中,Gekko 把股權騙到手後,除了「拆骨」(即把飛機賣掉),也似乎還真懂點財技︰當年許多工業企業,由於工會勢力大,加上股市長牛,其退休金一般都供款過度(overfunded),許多敵意收購便垂涎於此。其如意算盤是解散舊退休金、以新的計算方式推倒重來,從而私吞中間的差價。
 
有學者計算,以退休金的前後價值差倒推,普遍能解釋10% 至15% 的收購溢價。當然,電影對此只能籠統地說說,然後便着眼於各方如何把股價舞高弄低。
 
1990年代中之後,隨着幾個著名的狙擊手入獄,以及垃圾債券式微,這行業逐漸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便是機構化的私募基金(如 KKR)以及「積極的股權投資者」(shareholders’ activists)。不過, Gekko 背後代表的理念,生命力似乎超越了現實中的企業狙擊手。

 

貪婪成就 Gekko,Gekko 美化貪婪

 
Gekko 在影片中的名句是:「貪婪, 在沒有更好的形容詞之前,就是好。」(Weiser 乃根據 Boesky 在大學的 “Greed is healthy” 講稿而寫的)。他在股東大會上痛陳揮霍無能的管理層,淋漓盡致;他挑戰傳統企業不務正業,切中要害。他所要釋放的,正正是自90年代始旗幟高揚的「股東價值」,解決失效企業的方法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即少發工資、只給高管們發認股權,讓他們餓着肚子紅着眼的替企業掙錢,實現股價大升後才皆大歡喜。提出 Jensen’s Aphla的 M.C. Jensen 是這說法的學術界代表,他發表有關認股權證的研究,成為金融學近年最被廣泛應用於現實的學說之一,電影於此無疑是切中時弊。
 
但另一個更深遠、卻難以量化的影響,是 Gekko 讓美國的尖子自此棄工商管理,轉行金融投資。一夜之間,去銀行上班似乎並不是件老土的事,年輕才俊,把頭髮往後捲、身材不胖但硬要結兩條褲頭吊帶、走路時要一步一小翹、在演講中忽然丟兩句孫子兵法,成為一眾「金融潮人」的指定動作。在1980年代末畢業的沃頓、哈佛、芝加哥 MBA 們,及一眾數學及統計學博士們,正好趕上這班金色列車,爭先恐後地往投資銀行和私募對沖基金裏擠。往後的20年,正正便是 Gekko 的使徒門生風華正茂的年代。

 

警世箴言不敵壞男

 
Gekko 的魅力,遠超史東的想像,多年後他仍然對此耿耿於懷。他當年本來是想藉 Charlie Sheen 主演的窮小子 Fox, 以其良心發現及牢獄之災的經歷,警醒世人。不想米高令人着迷的演出,俘虜了好幾代的觀眾,連奧斯卡也不得不把最佳男主角頒給被認為不會演戲的米高,可憐史東連提名最佳導演的份都沒有。當《華爾街》在2007年重新出版的時候,主角當然由事業如江河日下的 Fox/Sheen 變成米高的獨腳戲,警世箴言不敵「貪就是好」。
 
戲內戲外,難道真的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http://www.c1n3.org

艾雲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