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亂的價值觀
年前中華智慧管理學會邀請香港學協會主席、著名專欄作家洪清田博士來演講,在他的個人簡歷上,有這樣的一段:「我度過可能是人類最美好的童年。」當時我感到很奇怪,特別請他解釋一下,他如是說:
「我生長在閩南晉江一個小村,物質條件很落後,但同學們的勞動與學習興致高昂,學校所教的及書本上學的,全關於人類的理想。教學跟所做的一致,我們每天想着的,是整個中國、世界、人類和宇宙。想着這輩子如何找機會去貢獻人類,去犧牲自己,從而實現理想與人生的意義!這是我十歲前的生活,過得非常充實。但來到香港後,看見人們心中只有日常生活和工作,沒有生存和自我意識,很奇怪他們為什麼從不談人生意義和理想?」
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人,對他的經歷和看法,有點像來自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如今,洪博士經過現代教育的洗禮,學貫中西,上下5000年,相信他的想法經已迥異。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價值觀。
民主自由與馬克思主義
在拙文〈從民主制度與佔中反思香港未來〉(註1)裏,我試圖以最簡單的語言,對普通市民描述民主制度的精神與核心價值,那是最基本的政治常識。民主與自由主義,是西方文化的結晶,其特色是追求發展、相信人類善良的本性、擁護個人的自治權、主張放寬及免除專制政權對個人的控制。更廣泛的,是追求保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保障自由貿易的觀念、支持私人企業的市場經濟、具有透明度的政治體制和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權利。但同時,它亦助長了人類的私慾與貪婪。
馬克思因而針對這些弊端,構想出集體民主,從歷史唯物與經濟角度,檢視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生產方式,把社會架構分為:上層建築(政治和法律系統)與底層架構(公民社會)。底層透過政治活動、宗教和哲學與上層連結,並且調節上層建築的運作和社會整體的意識。其間物質生產模式的發展,與既有的生產關係產生衝突。這種衝突促生了社會革命,進而改變經濟根基和上層架構。於是,馬克思主義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推翻資產階級,進行不斷的鬥爭(註2)。
同是源於西方文化,並以民主作為出發點,卻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究竟誰是誰非?這兩種西方的價值觀,在國際上,更形成了兩大陣營,勢同水火。
崛起中的邪教——中國專家
好朋友譚炳昌傳來一篇外國的報道,題為 “The rising cult of China experts”(崛起中的邪教——中國專家)(註3),作者指出年前他在哈佛大學遇到一位德國人,在誇耀他的政治成就與薪津,如何致力於解放西藏與顛覆中國,並準備前往紐約演講。當作者說若他對德國做出同樣的行為,他可能被判處叛國罪時,他卻嗤之以鼻。在西方社會裏,有着許多跟這位德國人相同信念的十字軍(crusaders),他們深信在共產主義的中國,沒有經由人民選出的政府,是專制和腐敗的。作為民主自由的衛道者,他們可以通過任何方式,來破壞及顛覆中國這個非法的政權,這是他們神聖的任務。從普通人、學者、傳媒、政敵以至一些國家的執政者,不少都抱着這種正義的理念,形成一個龐大的網絡,一呼百應。明乎此,對外國傳媒大多支持一些跟中國敵對的行為,對中國的報道,貶多於褒,就不會覺得奇怪,也明白為什麼中國對外國傳媒特別顧忌與留神,其中並非單純的所謂新聞自由這麼簡單。
香港年輕人的價值觀
現今香港許多年輕人甚至有些成年人,深信追求民主自由,是天經地義的普世價值,相信中國沒有民主,幾千年來,中國都是專制與腐敗的王朝。11月8日出版的《智富雜誌》(iMoney)裏引述了葉劉淑儀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老師 Larry Diamond 教授說:「我認識很多全球公民社會、學界、媒體、政界的人,跟我分享相同的感覺,國際間同情香港佔中的人,可能遠多於大家的想像。」他們覺得推動民主,佔中運動是天經地義的事。這是有世界市場、是正義的!
文化與價值觀
不同的文化代表着人類不同的生活方式、宇宙和價值觀等複雜的思維。文化是一個隨手拈來的普通術語,但卻沒有一個能得到普遍認同的確定涵義。西漢劉向編的《說苑指武篇》:「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當中的文化,意思是文德教化,源出《周易》:「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指文治與教化。這裏也帶出一個理念,就是先禮後兵,教而不化,就要用武力征服。因為歷史與政經形勢,中港關係錯綜複雜,回歸後,中央對香港呵護備至,如今發生佔中運動,是明顯的不服。這不能怪中央與國人會感到香港人「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其後將採取的策略和態度,順理成章,路人皆見!孔子在《論語・為政第二 》中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所謂「安」,就是指一個人心安何處,他的人生終極目標、生存的意義,他在生命中的終極價值,一切行為的根源。讓我們撫心自問:香港人,究竟心安何處?
文化是具有多層次結構的有機體系,它可以涵蓋人類有史以來所進行的全部社會性活動及其成果,包含歷史、民族、地域、繼承等,不斷累積、演化和創造中的整個過程。文化是人們過去和現在所創造的精神上、心靈上和物質上的一切事物。它是一個整體,不僅包含思想觀念、發明創造、人工製品、價值觀念、信仰和藝術作品,還包括經濟制度、社會機構、風俗習慣、政治體系、宗教信仰、法典法規等,實際上包括我們能想像的和生活有關的一切事物(註4)。
價值觀是文化的產物,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凝結為一定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價值尺度和準則,成為人們判斷價值事物有沒有價值、及價值大小的評價標準。個人的價值觀一旦確立,便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就社會和群體而言 ,由於人員更替和環境的變化,社會或群體的價值觀念,又是不斷變化着的。傳統價值觀會不斷受到新價值觀的挑戰,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構成了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註5)。那香港人的價值觀,是如何定型和孕育出來的?
註1:彭泓基,〈從民主制度與佔中反思香港未來〉,灼見名家網站。
註2:馬克思主義──維基百科。
註3:Thorsten Pattberg, “The rising cult of China experts”.
註4: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德・保羅・斯查爾福教授語。《文化書院學報》,第14期,第三版。
註5:彭泓基,2013,《儒家倫理道德對中港創業者道德決策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博士論文。
普世價值與中港矛盾二之一
明天預告:何謂普世?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