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由科幻到紀實的傳記寫作者

科普小說和紀實文學,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學體裁,葉永烈卻完成了創作道路上華麗的轉身。葉永烈作傳,是有「匠心」的。所謂匠心,是對「工」與「器」的雙重講究。
撰文:劉曉宇
 
理科背景和科普小說寫作經驗讓葉永烈長於線索的推敲與梳理,同時也兼有作家細敏的特質。二者結合,是葉永烈寫作紀實文學的成功之道。當年事已高的受訪者對著錄音機回憶政治風雲時,葉永烈覺得自己在做「搶救史料的工作」。
 
1961年秋風蕭瑟之時,21歲的葉永烈在北京大學宿舍裏完成了《小靈通漫遊未來》的初稿。彼時,書香門第出生的他遭遇家庭變故,父親和哥哥被打成右派,遂靠寫作排遣心中鬱結。這個化學系學生從理科生的視角,構建了一個未來世界,預言21世紀的生活。小說在1978年出版後紅極一時,葉永烈因此成為聞名全國的科普作家。
 
55年後的今天,葉永烈在《小靈通漫遊未來》中的一些美好預想成為了真實。不過當時他沒有預想到,後來的自己將筆鋒一轉,埋首於紀實文學,成為了人們口中的「舊聞記者」。科普小說和紀實文學,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學體裁,葉永烈卻完成了創作道路上華麗的轉身。他說,一個作家能夠運用各種不同的文學形式進行寫作,就像一位演員能夠扮演不同的角色。
 
葉永烈作傳,是有「匠心」的。所謂匠心,是對「工」與「器」的雙重講究。這首先體現在他選擇傳主的三個原則上,一是這個歷史人物的知名度高而透明度低,二是其人能夠折射一段中國當代的重要歷史,三是尚未有相同或相近的優秀傳記。他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能夠親自採訪傳主本人。在他看來,作品是「凝固的時間和生命」,不應草率地拼湊、複述零散的現成資料。

 

七分跑三分寫

 
為了保證準確和真實,葉永烈一直保持採訪時錄音的工作原則。在葉永烈家中,完整收藏早年「紅燈牌錄音機」錄下的幾大櫃子卡帶,每一盤都標註了時間和人物。每次採訪前,葉永烈會詢問受訪者意願,若對方不同意,他就娓娓說明錄音的重要。訪文革初期元老陳伯達時,他再三努力終於獲得錄音許可,但有些話題陳伯達仍覺得有所避忌。陳老一喊停,他也就將錄音機關掉。「我從來不偷錄,身為一個作家要有自己的職業道德」,葉永烈說。
 
葉永烈記述歷史時顯得克制而嚴謹,「筆者於 xx 年 x 月到某地採訪某某」,是他在敘史時常用的句子。在《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馬思聰傳》、《陳伯達傳》、《錢學森傳》等代表作品中,每一個事件都帶有出處,對於一些訛傳的故事,葉永烈亦以自己獲取的第一手資料戳穿其不真實。如《鄧小平改變中國》的開篇,就首先對中外記者編造拘捕江青之細節加以駁斥。
 
理科背景和科普小說寫作經驗讓他長於線索的推敲與梳理,同時也兼有作家細敏的特質。前者讓他善於從舊聞中挖掘「新聞」,後者使他有自己的方法獲得「歷史參與者」的信任。採訪陳伯達時,他以在北京大學看到陳帶著翻譯開講座一事為引,在輕鬆的氛圍下逐漸破冰。中秋節時,陳伯達還邀請他到家中吃飯。
 
用他的話講,紀實文學是「七分跑三分寫」。大量的採訪素材,是對人物進行公正、客觀評價的基本儲備。為寫一部長篇紀實文學採訪上百人,對葉永烈是常有的事。當年事已高的受訪者對著錄音機回憶當年的政治風雲時,葉永烈覺得自己像在與消逝的歷史交談,這更為他帶來一種緊迫感和使命感,覺得自己做的,是一種「搶救史料的工作」。
 
七月,葉永烈將偕新書《紅色的起點》與78萬字全新版《陳伯達傳》來到香港書展,與讀者一同叩開歷史之門。
 
葉永烈簡介
 
1940年出生於浙江溫州,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一級作家,擅長寫作政治性紀實文學。著作有《鄧小平改變中國》、《陳雲全傳》、《萬里傳》等。2016年新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陳伯達傳》、《歷史的絕筆》,以及天地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東方華爾街》。
 
講座信息
 
講題:叩開「文革」歷史之門
日期:7月20日(星期三)
時間:下午14:30至下午16:00
地點:會議室S226﹣227
講者:葉永烈
 
原刊於《亞洲週刊》「獨家」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