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鯉魚門,許多人只想到海鮮美食,卻不知該村最初是因打石而建立的。早在19世紀中,已有客籍石匠踏足此處開採石礦。隨着香港城市發展,石材需求與日俱增,同時衍生其他行業。1967年礦場停產,加上觀塘工業區至鯉魚門的道路開通,才陸續出現今天所見的海鮮酒家。
風光一時的石礦業
鯉魚門從來不是漁村,該處山石嶙峋,是採石的理想地方,所產石材運往香港各地和華南地區,甚至遠銷荷蘭。由於沒有漁農活動,嚴格來說不是鄉村,當年鯉魚門與牛頭角、茶果嶺、茜草灣的石礦場結盟,合稱「四山」,而非「四村」,管理石礦場事務、協助清政府收稅的人被稱為「頭人」。至於三家村,則是後來才形成的
英國租借新界後,港府進行土地登記,規定石廠要申請牌照才可採石。此時水泥(又稱英坭)從澳門引入香港,建築材料轉而使用由水泥、沙和碎石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石廠因而需要,開始生產碎石(又稱石屎),代替大塊石材。
二戰後大批內地人南來香港,鯉魚門成為他們的棲息地,山寨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鯉魚門開始劃分多條村。六七暴動後政府實施火藥管制,不再為石廠續牌,擁有百多年歷史的石礦業便劃上句號。港府曾計劃將鯉魚門納入觀塘衛星城市發展計劃,後來擱置。由於前景不明,村民都不願花錢重建村屋,以致今天仍保存鄉村景象。走至村尾的石礦場遺址,可見昔日用作維修和放置工具的石屋孤伶伶地佇立,映照着這個沒落行業的滄桑。
天后宮與海盜
鯉魚門最有代表性的建築物是天后宮,現在所見為1953年重修的面貌。當年記者蕭雲厂在天空拍攝了一張聲稱是天后顯靈的黑白照片,吸引不少善信踴躍捐款。同時亦發現了一塊長方形的花崗石,上面刻了「天后宮/鄭連昌立廟日後子孫管業/乾隆十八年春立」等字,令該廟歷史推前至1753年,並與活躍於鯉魚門的海盜鄭連昌扯上關係。
香港的古廟甚少在建廟之初立碑,而碑記普遍鑲嵌在牆壁上,而非獨立一塊。鯉魚門天后宮的石碑中央刻了鄭連昌立廟一行文字,字體大小不一。雖有「乾隆十八年」等字,但為何過去一直沒有人發現呢?
蕭雲厂曾根據澳門漁民鄭金水的族譜,推論雍正末年佔據鯉魚門的海盜名鄭連昌。該石碑的出現,可證鄭連昌真有其人,鄭連昌之子鄭耀一(又名鄭一)是嘉慶年間著名海盜張保仔的養父。令人不解的是,石碑刻上鄭連昌名字,還說「日後子孫管業」,似要告知別人其海盜身分。
鯉魚門背靠的山嶺原名「雞婆山」,後來因鄭連昌盤踞於此而有「惡魔山」之稱。英國租借新界後稱之為 Devil’s Peak,中文譯為「魔鬼山」。20世紀初英軍在山上興築炮台,又稱「炮台山」。
魔鬼山碉堡和炮台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軍為防歐洲列強特別是法、俄入侵香港,在維多利亞港兩端先後興建多座碉堡和炮台,其中扼守鯉魚門海峽的有鯉魚門碉堡和炮台(1885)、西灣炮台(1895)、白沙灣炮台(1903),及魔鬼山碉堡和炮台(1915)。
魔鬼山碉堡建於海拔200多米的山頂,在山腰還築有歌賦炮台和砵甸乍炮台,這些軍事設施所用的花崗石相信來自附近的「四山」。1941年12月8日,日軍由深圳南侵香港,守軍節節敗退,魔鬼山成為他們在九龍和新界的最後據點。12月13日清晨,守軍被迫放棄魔鬼山,全數撤回港島。今天山上的碉堡和炮台已成為晨運客和行山人士常到的地方,但現場沒有介紹牌,有多少人會知道這段歷史呢?
文化與教育
鯉魚門雖是一條偏遠村落,但也有文化氣息。天后宮重建後,蕭雲厂邀請文人雅士在廟旁的大石刻字,記述鯉魚門的景貌。其中「澤流海澨」出自著名書法家區建公手筆,蕭雲厂題了「江南煙景」四字,廟後的「海角潮音」由大埔官立漢文師範學校校長陳本照書寫,合共10處。
隨着人口增加,鯉魚門先後出現四所學校,包括村民興辦的啟蒙學校和海濱學校,以及教會辦的聖腓力學校和德基幼稚園。當中以海濱學校的辦學時間最長,1946年開始,至2008年結束,自此村中再無學校。幸好該校舍沒有荒廢破落,2011年更浴火重生。九龍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向政府承租校舍,活化為鯉魚門創意館,舉辦藝術文化活動,延續教育。館內最值得看的是一批與石礦業有關的文物和工具,讓人得知鯉魚門過去一段光輝歲月。
(圖片:作者提供)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