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聖公會傳道和辦學歷史的建築群

與會督府同年落成的還有一間男校,名為聖保羅書院,是香港最早的中學之一。
由中環雲咸街上行,來到下亞厘畢道,抬頭可見山崗上矗立一組聖公會建築群。最矚目的一幢附有八角形塔樓的堡壘式房屋,那是會督府,為香港現存第二古老的西式住宅,僅次於前三軍司令官邸(今香港公園的茶具文物館)。鐵崗自成一國,會督府有圍牆與外界分隔,外界對它所知不多。
 

會督府與聖保羅書院

 
英國聖公會於1843年派遣史丹頓牧師(Rev. Vincent J. Stanton)來港出任第一位殖民地牧師(Colonial Chaplin),牧養駐軍和僑民,並展開籌建教堂(今政府山的聖約翰座堂)、會督府和學校的工作。
 
會督府於1851年在政府山旁的鐵崗落成,供聖公會維多利亞教區會督(Bishop,又稱主教)居住,亦是教區辦公地方,此山丘又稱主教山。鄺廣傑是最後一位入住會督府的聖公會領袖(1981至2006年出任主教),現任的鄺保羅大主教及其他主教已另居別處。
 
與會督府同年落成的還有一間男校,名為聖保羅書院,是香港最早的中學之一。初期培養華人擔任傳道,後來缺乏教師和其他原因而兩度停辦,1909年由聖公會海外傳道會接手,但不再以訓練華人傳道為目標,改為文法中學。戰後聖保羅書院遷出,今天在會督府的圍牆上仍見到書院留下的校訓石匾:「恭敬天主,愛人如己」。
 
前聖保羅書院北翼於1953年拆卸,興建約翰馬利樓,曾設有聖公會幼稚園。南翼保留,1955年供新開辦的聖公會基恩小學使用。該校於1997年遷往荷李活道,原址給聖公會明華神學院上課,現名廣傑樓。
 
採用都鐸復興風格興建的會督府,外貌像中世紀的城堡。
採用都鐸復興風格興建的會督府,外貌像中世紀的城堡。
 

聖保羅堂和牧師樓

 
聖公會於1865年在人口稠密的荷李活道大笪地設立第一間華人教堂,名為聖士提反堂,後來政府開闢馬路,於1888年遷往西營盤般含道,自此中上環沒有專為華人而設的聖公會禮拜堂。
 
隨着華人信徒增加,1909年三位華人教徒包括建築商林護、會計師黃茂林和李維楨發起建立禮拜堂。其時聖保羅書院校長史超域牧師(Rev. Arthur D. Stewart)亦有擴充學校之意,因此共同興建一座建築物,上層用作禮拜堂,1911年啟用,取名聖保羅堂。
 
教堂的焦點是祭壇後方的五幅彩繪玻璃窗,這是史超域牧師於1917年由英國寄贈的,品質和手工均很精緻,展示耶穌及四位宗徒。祭壇兩旁各有一座舊式管風琴,前方還有一座舊式講道臺,昔日的牧師站在此處向會眾講道。
 
1934年何明華會督要求港府撥地擴建聖保羅堂,令教堂加長40呎,門外增建牧師樓,翌年完成。1971年牧師樓改名雪卿樓,以紀念捐款10萬元給聖保羅堂的接生婦黃雪卿。這座戰前建築古雅樸實,可惜未獲古蹟辦注意,不在歷史建築評級之列。
 
1911年建成的聖保羅堂,於1935年增建牧師樓(圖右)。
1911年建成的聖保羅堂,於1935年增建牧師樓(圖右)。
 

霍約瑟紀念校舍

 
鐵崗曾先後出現多間學校,其中明華神學院由何明華會督於1947年創辦,為教友提供神學訓練,1954年遷入會督府旁的霍約瑟紀念校舍(現名莫慶堯樓)。草創階段的崇基學院借用該處上課,至1956年遷往馬料水,離開時沒有拆走懸掛於外牆高處的蓮花十字校徽,現今仍見。
 
霍約瑟是聖公會維多利亞教區第四任主教,1906年9月18日,他與聖保羅書院四位華籍學生乘船前往屯門傳教,回程時遇上颱風(史稱丙午風災),結果船隻翻沉,他與四位學生葬身大海。在霍約瑟紀念校舍外牆下方可見一塊碑石,記錄了霍約瑟的生平和遇難經過。
 

建築群將重建

 
鐵崗現有11座建築物,早期落成的有會督府(1851)、前聖保羅書院南翼(始建於1851,1937年修建)、聖保羅堂(1911)和教會禮賓樓(1919,今只剩下半幢,又名馬丁樓),已被評為一級或二級歷史建築。
 
後期興建的有雪卿樓(1935)、約翰馬利樓(1954)、莫慶堯樓(1954)、聖公會福利協會(曾是兒童安置所,1953)、Alford House、Ridley House,以及2012年被法庭裁決需交還土地給聖公會的港中醫院(1956)。
 
這組位於中環核心地帶的宗教和教育建築群,見證着聖公會在港的成長和發展,亦擔當中西文化互通的橋樑角色,將不同階層的人連繫起來。由於空間不足,2009年聖公會宣布斥資8億元進行重建,興建兩座新大樓和一個半露天廣場,並承諾保存4幢評級建築。
 
按當年地契,新建的樓房沒有高度和密度限制,但經過與發展局磋商後,聖公會同意將兩座新大樓(即綜合社區大樓和住宿大樓)的高度降低至18層和11層,以配合周邊的景觀環境。幾年後,鐵崗的面貌會有很大改變,高聳的新大樓令舊建築變得細小,但後者所承載的歷史將不會磨滅。
 
鐵崗的聖公會建築群將進行重建,只保留四幢評級建築。
鐵崗的聖公會建築群將進行重建,只保留四幢評級建築。
 
(圖片:作者提供)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