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警署的保育案例

是次倒塌的 B 座,與 A 座和營房大樓同建於1864年,是中區警署(大館)第一批落成的建築物,深具歷史價值。它們由香港第二任總測量官急庇利(Charles St George Cleverly,1817—1897)設計和監督興建,港島早期一些建築物如聖約翰座堂和總督府等,急庇利都有參與設計,尚留存至今。
封面圖片說明:攝於2005年的中區警署B座宿舍,頂層可見懸臂式陽台。
 
中區警署(大館)一幢過百年的警察宿舍突然大面積坍塌,令人大感意外。此事已引起大眾關注歷史建築的安全性,並可能會影響未來的保育方式,例如使用更多現代物料和設備,為求建築物更加穩固,寧願失真。
 
由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組成的建築群,集執法、司法和刑法於一身,見證了昔日法治「一條龍」的運作,是香港最大型又最重要的西式建築組合。它於2005年底完成歷史任務後,我經常入內,擔任香港建築中心的導賞員,向市民介紹該處歷史和建築特色。我自己曾進入每座建築物參觀,包括今次倒塌的B座宿舍。
 

警察宿舍設計

 
中區警署建築群共有20多幢建築物,其中16幢被評為歷史建築,中區警署佔了7座,包括營房大樓、總部大樓、軍械室、衛生樓、警察宿舍 A 和 B 座(相連成L型)、C 座及 D 座,位處建築群北面部分。
 
過去一般人將注意力放在宏偉的營房大樓和總部大樓,而忽略了旁邊4座警察宿舍。它們都是磚木結構,風格一致,B、C、D 座彼此間有天橋連接,其旁是出入大館的主要通道。
 
是次倒塌的 B 座,與 A 座和營房大樓同建於1864年,是大館第一批落成的建築物,深具歷史價值。它們由香港第二任總測量官急庇利(Charles St George Cleverly,1817—1897)設計和監督興建,港島早期一些建築物如聖約翰座堂和總督府等,急庇利都有參與設計,尚留存至今。
 
A 座和 B 座分別給副警司和已婚督察入住,頂層附有懸臂式陽台,可以眺望檢閱廣場。C、D 座靠近荷李活道,建於1903年,分別供已婚警長和單身督察住宿,也設有陽台。這種陽台並非用混凝土建造,下方只靠金屬臂支撐,我曾踏足其上,確有點不太安穩的感覺。
 
已倒塌的B座位於檢閱廣場一端,兩旁有營房大樓(右)和總部大樓。
已倒塌的B座位於檢閱廣場一端,兩旁有營房大樓(右)和總部大樓。
 

廣場上的大樹

 
營房大樓落成後半世紀,在1919年加建總部大樓,兩者之間的空地闢為檢閱廣場。隨着車輛增多,後期已變成了停車場。廣場兩端種了五棵大樹,其中一棵17米高、約30多年樹齡的大葉榕在2008年6月被熱帶風暴「風神」連根拔起,壓倒旁邊的木棉、朴樹和竹柏(羅漢松科),還擊倒 B 座頂層面向檢閱廣場的一個相連陽台。此次事件不知有否對 B 座造成影響,因而間接導致今次意外發生呢?
 
從高空俯瞰檢閱廣場,今天只剩下一棵芒果樹仍茁壯生長。它靠近軍械室,戰後開始種植。昔日警署內流行一個傳說,每逢芒果樹開花之時,就有人升職,故警員稱之為「升職芒果樹」。但芒果酸,無人會吃。
 

法院和監獄

 
警察宿舍A座旁邊是中央裁判司署,它的另一邊是域多利監獄的獄長樓。法院正門對出有一條有蓋懸橋,通往警署的營房大樓,過去用作押送疑犯前往受審,警員和其他人員可由檢閱廣場拾級登上法院。
 
法院共有兩個法庭,面向亞畢諾道的一方有遊廊互相連接。大樓立面豎立六根多立克支柱,貫通兩層,呈現希臘古典味道,凸顯法院的莊嚴和權力。大樓頂端刻上1914年,乃第二代中央裁判司署落成的年份,下方的麻石牆基內是拘留室,設有門口供法官出入。
 
域多利監獄的入口在奧卑利街,穿越藍色大門,是一條狹窄通道連接監獄操場,此乃犯人「放風」的地方。監獄共有8幢歷史建築,其中 D 倉和更樓(又名紫荊樓)建於1858年,是歷史最悠久的樓房。其次是1860年代落成的獄長樓,至今仍保持古樸面貌。另外尚有 A 倉、B 倉、C 倉、E 倉和 F 倉,建於1910年代至1940年代間。它們佔據建築群的南面部分,緊貼警署的衞生樓。
 
中央裁判司署採用古典復興風格,立面有六支多立克支柱。
中央裁判司署採用古典復興風格,立面有六支多立克支柱。
 

保育方案

 
馬會本計劃拆卸靠近奧卑利街的 F 倉,以興建一座160米高的竹棚式建築物,後來因為民間反對,馬會從善如流,2010年宣布修訂方案,保留 F 倉,並更改設計,在監獄操場兩端各建一座25米高的新建築,作為文化綜合場地。另外亦減少商用面積,由最初佔建築群的54% 降至27%。
 
這組法定古蹟原定今年10月開放,但經過塌樓事件後,料將延至明年才可讓公眾入內參觀。建築群缺了一角,殊屬可惜。有關方面如何處理剩下的半幢 B 座?把它拆去,只留下一面牆壁作為紀念? 還是填補已破壞的部分?這是保育工作的一大考驗,其處理方式將會成為日後保育歷史建築的案例。
 
(圖片及說明:作者提供)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