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靠父⋯⋯碌?

辦好公平兼優質基礎教育,減少父幹影響以後便苦幹必成功?都話成功靠「等等」,「等等」究竟有幾多係真父碌,下次再談。
讀書時,老師這樣考過我:個人收入與其學歷、經驗、天賦等等有關(學界稱這條公式為Mincer equation),你認為哪個因素對收入影響最大?
 
對經濟學稍有認識的都知道,學歷與經驗同是人力資本投資,既需苦幹也靠點父幹。天賦有遺傳亦有天意,算是父幹加父碌。成功靠苦幹,在「廢青」眼中老土得應比六四更早劃上句號。
 

答案:三個皆非?

 
但若成功靠父幹,世代之爭算係乜?在人力資本經濟學重鎮芝加哥大學,我以為老師心目中答案不是學歷便是經驗吧?是的,學歷和經驗統計上都明顯有助增加收入,但最能夠解釋人與人之間收入差距的,答案竟然是——等等!等等者,唔係請你耐心等一等。現實是社會上學歷或經驗分別之小,根本解釋不了多少市場裡個人收入差距之大。所謂等等,統計學一般當佢係父碌(即random error),經濟學稱之為不能觀察的其他因素(當中包括真父碌)。
 
上流問題,輿論往往把上學、上位及上車等混為一談。當靠老買樓被視為成功指標,有問題的其實是一代人如何定義成功。大家都話上流難,卻未搞清楚流去邊。欄友梁天卓上周提及教授同事向國際學校豪擲50萬元購買與上學有關學歷流動。政府之前發表《2015年收入流動性研究》,分析與上位有關的收入流動。
 
傳媒鍾情追訪老竇買樓俾乖仔勵志故事,報道與上車有關消費流動。學歷、收入及消費當然有關,但美國數據顯示三樣其實各自有其代際流動性:學歷流動性最高,收入比學歷流慢一點,流動性最低的是消費。
 
香港呢?公共資助教育一大目的是加快學歷流動;教改愈改教師愈少時間教學生,拖慢學歷流動之餘更可能影響收入流動。我不明白香港的評論人為何一見年輕人抱怨收入上流難,便馬上建議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增加大學學位。收入上流難是甚麽?收入上流難不是學位好值錢,係經驗唔值錢。
 
真正懂人力資本的人知道工作經驗是人力資本,大學教育是人力資本,中學、小學、幼兒、家庭教育都是人力資本,各種人力資本是環環相扣互補投資。需要苦幹的從來不只是大學校育。經驗唔值錢,近的要分析經驗是否供應過剩,遠的需研究基礎教育是否太唔得掂。
 
辦好公平兼優質基礎教育,減少父幹影響以後便苦幹必成功?都話成功靠等等,等等究竟有幾多係真父碌,下次再談。
 
(封面圖片:Pixabay)

徐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