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戰略選擇
第一,再次努力改善和鄰居的關係,使得自己和亞洲其他國家更加整合。無論在東海還是南中國海問題上,中國都沒有主動挑起事端,都是反應性的。中國這些年的反應儘管很難被其鄰居所接受,但畢竟掌握了主動權。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可以「進兩步,退一步」,以大局為重,穩定局勢。中國一方面不會投降,不會為外在的壓力所屈服,但另一方面則可以努力把雙邊和多邊的關係,從戰略向經貿傾斜,並且通過各種經濟項目真正使得亞洲鄰居受惠。中國也可以在戰略上持開放態度,隨時和周邊國家進行政治和外交談判,回到「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的道路。在這樣一種情景中,中國會繼續讓東盟扮演領導角色。
第二,中國傾向於和亞洲的一些國家強化關係,而和另一些國家僵持下去。中國可以接受一個整合的、對中國友好的亞洲,但不太可能接受一個聯合的、圍堵中國的亞洲。鑑於中國強大的經濟能力和日益崛起的戰略能力,即使中國沒有能力改變所有亞洲國家(尤其是那些和中國具有主權糾紛並且與中國對峙的國家)的態度,中國卻有能力選擇和哪些國家好友,和哪些國家不友好。即使中國繼續堅持「不結盟」的政策,還是可以強化和一些國家的經貿和戰略等方面的關係,形成中國所說的伙伴關係。這種選擇對亞洲尤其是東盟不利,因為這樣做有可能造成亞洲的分裂。
第三,中國可以實行「向西看」的政策,藉此減輕來自東部美日同盟、美國和東南亞一些國家聯盟的戰略壓力。在一定程度上說,中國已經開始嘗試這種戰略。 「一帶一路」中的「一帶」顯然具有這方面的考量。近年來,中國針對非洲和歐洲的外交政策力度在加大。如果中國繼續在東南亞地區的外交努力受阻,這一趨勢會變得更加不可避免。這一選擇儘管對中國成為海洋大國不利,但畢竟可以緩解戰略壓力,避免和美日同盟的正面衝突。不過,這一選擇對東南亞國家更不利,因為東南亞地區很有可能成為一個側重於戰略和軍事競爭的區域,而不是以經貿為主體的區域。
第四,中國可以選擇營造另一類「新型大國關係」,即和俄羅斯、印度等國的關係。迄今為止,中國的「新型大國關係」是針對美國。但如果這對關係沒有辦法建成,而中國又不想和美國公開衝突,中國也可以選擇通過和俄羅斯等大國發展關係來平衡美國。俄羅斯儘管國力不如從前,但就地緣政治來說,是一個永遠不能被忽視的力量。俄羅斯也在尋找其地緣政治影響力,重建其地緣政治秩序。這裏,俄羅斯和印度、俄羅斯和越南等國之間的關係對中國至為重要。如果俄羅斯和印度、越南等國發展出具有實質性的關係,就會創造一個非常複雜的利益網絡鏈條,避免一個意在針對中國的美國印度聯盟或者美國越南聯盟。而像印度這樣的文明大國,實際上也有這種需求。印度很難完全靠向美國,而是要在諸大國之間搞平衡,通過平衡來拓展其國際影響力。
面對急劇變化的地緣政治形勢,中國有諸多戰略選擇。中國的選擇極其重要,基本上決定了亞洲未來的地緣政治局面,甚至是戰爭與和平。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