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祿修會的歷史建築

大家經過銅鑼灣電車總站附近,會見到聖保祿學校、聖保祿醫院,以及旁邊一座採用中式設計的聖公會聖馬利亞堂,但可有留意聖保祿醫院背後還有一座屬於聖保祿修會的基督君王小堂?
(封面圖片說明:跑馬地加爾瓦略山會院的古老圍牆可見刻字)
 
大家經過銅鑼灣電車總站附近,會見到聖保祿學校、聖保祿醫院,以及旁邊一座採用中式設計的聖公會聖馬利亞堂,但可有留意聖保祿醫院背後還有一座屬於聖保祿修會的基督君王小堂?教堂雖稱小堂,卻宏偉漂亮,充滿古典色彩,猶如繁華鬧市中一股清泉。
 
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是最早來港服務的天主教女修會,四名法國修女在香港監牧區科蒙席(Théodore A. Forcade)主教邀請下,1848年乘船抵港,提供慈善福利服務。其後她們在今天灣仔蘭杜街和晏頓街之間設立「聖童之家」,收養棄嬰,並教育她們。1898年開辦一所醫院,人稱「法國醫院」。隨着需求增加,修會申請用地,1903年獲港府撥出跑馬地黃泥涌道一處山丘,興建「加爾瓦略山會院」(Le Calvaire)。
 

加爾瓦略山

 
法文 Calvaire,即英文 Calvary 或希臘文的 Golgotha(各各他山),意譯為「髑髏地」,此山位於昔日耶路撒冷城郊,是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當年的黃泥涌道是維多利亞城邊界,港府所撥之地是華人墳場,修女們要請人清理場地,起出骸骨,才動工建造護土牆,在上面興建會院,1907年落成,翌年由港督盧吉主持開幕。
 
加爾瓦略山會院設有婦孺庇護所、醫院和學校。但該處環境不太理想,電車駛入黃泥涌道時發出噪音,令病人難以入睡。其後得到遮打爵士幫助,修會將灣仔聖童之家售予置地公司,再以合理價錢購入渣甸在銅鑼灣的棉織漂染廠(Hong Kong Cotton-Spining, Weaving and Dyeing Co Ltd)。
 
婦孺庇護所遷出後,修會在舊址開辦全日制中文小學,1927年開課。1960年接受政府資助,改名為「聖保祿天主教小學」,同年在小學旁興建聖保祿中學。小學校舍有近80年歷史,獲古諮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兩間學校建於麻石圍牆之上,今天經過石牆,可見兩端各有一個已封閉的入口,門楣刻上 Le Calvaire。日治期間,聖保祿小學遭日軍佔用,原來的兩個入口被封,改在中央興建一條大石階進入。又高又長的舊石牆在香港實屬罕見,且刻有古老字體,可惜沒有獲得任何評級。
 
銅鑼灣聖保祿建築群由修院、學校、醫院和教堂組成
銅鑼灣聖保祿建築群由修院、學校、醫院和教堂組成
 

銅鑼灣總部

 
聖保祿女修會購入棉織漂染廠後,改建為修院、初學院、孤兒院、英法文學校及醫院,1918年啟用。1930年在修院範圍中央興建教堂,寓意耶穌基督是她們生活的中心。今天該區只留下一條「棉花路」(Cotton Path),讓人追憶歷史。
 
聖保祿學校以1854年為創校年份,當時規模很小,又曾停辦多年,至1876年重開,但也稱得上是香港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學校。過去多次改名,曾設有法文部、英文部和中文部。學校遷入銅鑼灣後,1981年拆卸重建,2004年加建七層高的新翼(一百五十周年大樓),現今在校內已找不到任何古老痕跡了。
 
聖保祿醫院於1898年在聖童之家開設,以應付1894年鼠疫爆發後增加的病人。當時修女們竭盡所能,既照顧兒童,也收容許多老婦人。1916年逐步遷往銅鑼灣,1948年興建婦產科新翼(聖母亭),1976年改建為七層高的新院。近年再有兩座高層大樓落成,舊院快要功成身退了。
 
基督君王小堂的主祭台刻有「最後的晚餐」浮雕
基督君王小堂的主祭台刻有「最後的晚餐」浮雕
 

基督君王小堂

 
被學校、醫院和修院包圍的基督君王小堂,至今仍保持1930年的樣貌,屬一級歷史建築。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門對上的三角楣頂有一座手托地球的基督君王像,額枋刻有一句拉丁文:REGEM REGUM VENITE ADOREMUS,意謂:「來朝拜萬王之王」。外牆圍以古典列柱,屋頂前方有一座鐘樓,後方有巨大圓拱,展現古典風格。
 
教堂內無柱阻隔,感覺空間異常闊大,不論在何處都可望見中央的半圓形聖所。1973年教堂重修,曾作了一些改動,以配合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禮儀革新。最明顯是聖所的主祭台移前,司鐸舉行彌撒時,由面向聖所的聖體櫃改為面向信眾。聖所原有一座聖體亭,兩旁豎立天使像,但為了簡化聖所裝飾,均已搬離教堂。
 
聖所高處加建三扇彩繪玻璃窗,中間的圖案是耶穌基督,一邊是「聖母領報」,另一邊是「聖母升天」,令教堂更添宗教氣氛。主祭台用意大利雲石製造,正面刻有「最後的晚餐」浮雕,由一位法國藝術家設計,人物栩栩如生,可說是整座教堂的亮點。
 
(圖片:作者提供)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