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應該「窮得只剩下錢」。筆者深信,人生有涯,但賺錢無涯,政府施行社會政策時,企業做生意時,經濟利益都不該是唯一追求的目標。
過去十年,外國已經形成趨勢的「社會效益評估」,獲不少政府及大型企業追隨,或者本港也是時候把「眼鏡」換一換,考慮建立一把尺,不止談盈利,也多談市民的幸福。
很多人把「社會效益評估」當作火星文,其實它只是一把尺,正如我們常說金錢是指經濟效益,環境即是環評一樣,因此說社會時,就是在談社會效益。當然,談科學必須有數據,亦必需要是大家可接受、可信任的實證可靠研究。
非物質效益可量化
對此,英國或歐盟已有一套做法,當政府進行人口普查時,可以多問幾條問題,探問被訪者的心情狀況(快樂或憂慮),收集所得資料可用於將來計算,研究對於一般人而言,幸福、收入、身心健康與經濟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舉例,現時房協會花錢為長者住屋裝修,讓屋內廁所寬廣些,增設扶手,幫助長者不易跌傷。此舉涉及金錢,也與社會效益有所關係,因長者不易受傷,醫療支出及住病床將減少;而長者身心健康,他們的兒女減少擔心,這些「非物質性的」效益(如快樂、減少憂慮)都可反饋社會,並非完全不可能量度和量化。
再舉個本港例子,如兩元長者乘客優惠,今年將擴至小巴服務範圍。此優惠政策需政府撥款十億元,有人會問十億是多少錢?其實大家應想想它對社會有何實際幫助才是,甚至發現其效益是可以通過量度而得知的。實數實證的研究社會政策的效益,自然就能更貼近民情。
以人為本共享價值
有人會說,金錢可以量化,但「非物質性的」效益如何計算呢?其實在外國學術界及政府,已有科學及客觀標準去量度。以英國為例,政府施行重大政策前,都會預先量度「社會效益成本」,即是研究花費這筆錢後,究竟社會能有多少回報?
現時本港就是欠缺這一把尺,指量度社會效益標準;第二,政府推行政策制定和回顧時,宜搜集數據;第三,是和學者一起做。筆者認為,其實政府施行任何政策,目標都是締造更美好和諧的社會,「社會效益評估」便是預防政策決定出現偏差的其中方法,而且可以大有大做,小有小做。
當然,社會需要經濟發展,亦需照顧社會效益,但其實現時外國已有不少大型企業紛紛支持「共享價值」,連商界的經營思維已經開始改變,政府就更應與時並進,不再單以經濟效益為量化標準,更應着重社會效益的量度。
原刊於《iMoney》,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