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日收到東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寄來的精緻書籤。正面印著「專業內要內行,專業外不外行」。反面印著「對專業以外的人與事,對專業以外的知識與環境沒有時間及興趣去了解,就會變成專業以外的孤獨,甚至變成專業外的『文盲』」。通識中心引述的這段話,是我常用來勉勵台灣的大學生。
這段話是在追憶40年前在美國剛執教時的痛苦感受。1964年出來教書,開始勤讀紐約時報,就立刻發現一半以上的篇幅,所討論的題目是超越財政經濟、企業趨勢、科技變化、國際時事。碰到那些陌生的題目,自己就變成了文盲:完全陌生,完全不懂;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自己的信心大受打擊,一個是已經在教書的人,居然看不懂一半的報紙。
想到國內的情況,有那一位大學生打開台灣的報紙,會有這樣的窘態?思考根本的原因,竟是十分簡單:原來是美國一流報紙,都認為讀者是受過基本的通識教育。
(二)
上週從美國回來,帶了一份厚重的9月23日的紐約時報星期版(New York Times Sunday edition)。我會用它來提醒大家,現代人是不能「專業外太外行」的。
它分成七落,零售價六元美金。讓我列舉它的內容。
(1)第一落(Front Pages:國際性,全國性,紐約地區的重要新聞)32頁
(2)週日商情(Sunday Business)12頁
(3)旅遊(Travel)22頁
(4)時尚(Styles)22頁
(5) 一週評論(Sunday Review)14頁
(6)週日體育(Sports Sunday)12頁
(7)藝術與休閒(Arts and Leisure)24頁
包括戲劇、舞蹈、古典、電影、電視、流行音樂、藝術等的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