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國海僵局及其未來

儘管中國一而再、再而三地明確向美國表明,南中國海島礁問題是中國的主權問題,是中國和相關國家的雙邊爭議,但美國幾乎已經決定了其干預政策。
在南中國海問題上,國際海洋法和中國的歷史權利之間存在巨大的衝突。南中國海問題是一個古老的問題,「九段線」是中國繼承下來的歷史產物,而國際海洋法則是非常當代的事情。歷史有特殊性,但正如所有的法律,國際海洋法追求的是普遍性。中國一直迴避「九段線」這個問題,道理很簡單。在中國看來,一個非常當代的法律,並不能解決複雜的歷史問題。從歷史經驗看,如果東盟(和美國)硬要迫使中國明確「九段線」,中國肯定會說,「這是我的」。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只要中國領導層面臨巨大的民族主義情緒,沒有領導人敢於說「不是我的」。如果中國給予了明確的界定,勢必加劇局勢的緊張。這裡不難看到中國的模糊外交策略的合理之處。
 
在這個問題上,東盟的策略實際上也是值得商議的。就南中國海問題,中國實際上有了很大的進步。開始的時候,南中國海對中國來說只是一個含糊的概念,到現在,中國至少已經把島礁主權和海洋區分開來,中國強調島礁的主權性,但海上航道安全(海洋)則為所有國家關切。中國沒有任何理由來破壞南中國海的航道安全。一旦南中國海出現問題,中國的國民經濟就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因為其進出口貿易的80% 有多都要經過南中國海。
 
近年來,中國也提出了「雙軌思路」,即當事國(主權聲索國)通過談判協商妥善解決問題,而中國和東盟共同維護南中國海的和平穩定;或者說主權問題通過雙邊談判,而海上航道安全則是多邊問題。此外,如果東盟作為一個整體,不能規制其成員國的行為,也很難讓中國信任東盟。在這方面,中國正在避免這樣一種情形:如果對中國不利,東盟很容易達成共識;但對中國有利的,東盟沒有任何共識。在和歐盟的關係上,中國已經學到了很多的經驗教訓。
 

中國在僵局中的關鍵作用

 
中國和其它聲索國之間的關係則是關鍵。中國和這些國家都是鄰居,和這些國家之間也知道如何相處,如何去解決問題。對南中國海歷史問題的複雜性,這些國家也是理解的。即使在沒有使用任何國際性法律的情況下,中國和越南早就解決了陸地邊界問題。在和越南解決陸地邊界過程中,中國的讓步也不少。這個案例也說明,說中國是「大國欺負小國」並沒有任何證據。現在的問題是,如同前面所討論的,較小國家一般都傾向於訴諸於國際法來解決問題,而國際法實際上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更為重要的是,一些聲索國想藉用域外大國(主要是美國)的力量,來求得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有美國支持和沒有美國支持,這些國家所求助的問題解決方法會全然不同。一旦大國捲入,南中國海問題就演變成為地緣政治之爭,變得更加複雜。即便如此,在聲索國中間,各國的態度和方法也非常不一樣。例如,越南和菲律賓顯示強硬的態度,而馬來西亞一直秉持比較理性的態度。在不同領導人之下,同一個國家的態度也是有變化的。
 
南中國海似乎已經陷入僵局,而且僵局一時難以化解。僵局並不是壞事,因為較匆忙尋找解決方法為好。不過,各方必須保證不會升級到公開的衝突甚至戰爭。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扮演關鍵作用。有幾點是中國必須意識到的。
 
第一,中國已經佔據主導地位。從前中國總是回應其它國家的所作所為,而現在則是其它國家對中國的行為做出反應。
 
第二,對中國來說,關鍵在於耐心,因為理性出自耐心。對他國的行為,中國不能有本性的反應。在中國已經佔據主導地位的情況下,中國更應當理性。
 
第三,中國要有自信。美國在南中國海行為的成本非常高,而中國自己的成本遠較美國低。只要中國自己沒有擴張的野心,美國支撐不了多久。
 
第四,中國和東盟仍然有很多的外交空間。大多數東盟國家也是想和中國友好的,不想與中國為敵。奧巴馬和東盟首腦在美國加州的峰會,沒有明確提到南中國海問題,表明東盟作為一個整體仍然不想過多刺激中國。事實上,中國和東盟的經濟已經相當互賴。
 
第五,即使和其它聲索國的關係也有改善的空間。中國不是美國,美國可以中斷和古巴的所有關係半個世紀,但中國從來不會把事情做絕。例如,這些年來,中國和越南、菲律賓等國仍然維持良好的經貿關係,儘管政治和外交關係很冷。這表明,雙邊之間也會出現機會來改善關係,一旦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不親美了,或者對美國不再幻想了,就會有改善的空間。
 
第六,中國可以以更開放的態度來對待域外大國,例如可以容許美國和東盟國家也使用設施,共同維護海上安全。
 
第七,在相關國家都實際佔領了一些島礁之後,中國也可以倡導重新回到談判桌上,回到鄧小平早年所倡議的「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的道路。
 
對中國來說,如果因為南中國海問題而發生重大的國際衝突,無論對內部建設還是外交都會有非常負面的影響;如果能夠穩定局勢、和平地解決問題,中國會是和平崛起的典範。作為一個能力愈來愈大的崛起中的大國,中國這方面是具有巨大的潛能的。
 
原文載於《草根網》,作者授權提供。
 
(封面圖片:亞新社)

鄭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