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戲院與北角發展

皇都戲院是50年代前衛建築的僅存代表。經歷了半世紀,它已成為港島區市民的集體回憶,讓我們尋找到昔日「小上海」的一麟半爪。
封面圖片說明:舊皇都戲院拆去所有廣告牌,露出早年面貌。
 
北角英皇道的舊皇都戲院最近出現一連串事件,再度引起大眾關注。首先其外牆的廣告牌被拆去,正門上方露出一幅隱藏多年的浮雕裝飾;有民間團體為戲院建築撰寫文物價值評估報告,要求當局重視保育。古蹟辦專家早前建議將皇都戲院列為三級歷史建築(屬最低級別),古物諮詢委員會開會討論後暫不評級,待古蹟辦提交更多資料再作決定。
 
皇都戲院的前身是璇宮戲院,觀乎民間的評論,主要集中在前衛的建築特色及輝煌的歷史,較少着墨它在北角歷史脈絡中的背景。為什麼商人會在當時仍頗荒僻的英皇道興建戲院?為什麼願意斥資設計一幢如此摩登的大樓?要解答這些問題,需從50年代的北角說起。
 

小上海的形成

 
那時的英皇道兩旁遍布石山,戰後陸續出現四層高的民房。七姊妹(今稱北角)最大的設施是發電廠(1919年),附近有香港皇家遊艇會(1908)和政府物料供應處(1937年),聚居了不少洋人。抗日戰爭爆發前後,大批富裕的上海人南遷香港避難,當中有些選擇在環境清靜的七姊妹居住。國共內戰期間,南來的上海人更多,七姊妹仿如「小上海」。
 
1918年該區曾建有大型的遊樂場「名園」,位置在今天的新都城大廈,但1930年代已經結業。戰後有商人仿效上海的娛樂事業,在北角經營舞廳、夜總會和遊樂場,讓居港的上海人延續舊日的生活方式。來自上海的浙江寧波人李裁法,1947年將北角麗池餐舞廳改為麗池夜總會,翌年舉行香港小姐選美,風頭一時無兩。但李裁法其後被港府列為不受歡迎人物,限時離境。麗池易手後,不久便走向衰落。
 
1949年北角大地主郭春秧的兒子郭雙鰲等人在發電廠毗鄰開辦一座大型的遊樂場「月園」,除了有機動遊戲如摩天輪外,還有天宮夜總會和小型戲院,與北角另一端的麗池夜總會分庭抗禮,迎合上海人的喜好。
 

前衛的戲院建築

 
正當北角娛樂事業起飛之際,影業鉅子歐德禮(Harry Oscar Odell)看準時機,在1952年聯同其他商人在月園旁邊興建璇宮戲院(Empire Theatre),並邀得滙豐銀行總經理摩士(Sir Arthur Morse)爵士主持開幕禮。
 
頂部的桶形拱架是皇都戲院最重要的建築特色。
頂部的桶形拱架是皇都戲院最重要的建築特色。
 
座落於英皇道及電廠街交界的璇宮戲院,正門立面採用弧形設計,屋頂為營造西式建築的桶形拱(barrel vault)而加建混凝土拱架,盡顯華麗西化、耀眼奪目。戲院早期以放映西片為主,可容納逾千觀眾,還設有地下停車場,足見其主要對象是中上階層人士。戲院後來易手予陸海通機構,1959年改建為皇都戲院大廈。戲院仍然保留,改名「皇都」(State Theatre)繼續放映電影。
 
戲院後方的天宮台建於1955年,大部分單位已被收購。
戲院後方的天宮台建於1955年,大部分單位已被收購。
 
50年代電影業發展迅速,反之夜總會和遊樂場開始走下坡。麗池和月園結束後,舊址重建為住宅區。月園舊址開闢一條月園街,皇都戲院後方興建一列五層高的樓宇,名「天宮台」,令人想起已結業的天宮夜總會。夜總會和遊樂場事業式微後,上海人逐漸遷出。但與此同時有許多福建人來港,他們選擇在北角定居,令此區變成了「小福建」。
 

人口與日俱增

 
隨着北角日漸興盛,交通改善,不少基層市民遷入。香港模範屋宇委員會、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和香港房屋協會先後興建模範邨(首期1951年)、北角邨(首期1957年)和健康邨(首期1965年),商人亦紛紛在此區開設戲院,除了璇宮(皇都),還有都城(1954年,僅維持9年)、國賓(1963年)、國都(1965年)和新光(1972年)等。
   
到了80年代,看錄影帶、影碟的人愈來愈多,戲院乏人捧場。國賓、國都和皇都先後於1981、1995和1997年結業,只剩下新光戲院勉強經營,轉為演出粵劇為主。皇都戲院並未拆卸,內部改作其他用途。它雖然不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戲院建築,卻最富時代特色,且設計全港獨一無二,反映了當年電影業的興盛,最重要是它與北角的發展息息相關。
 
戰後北角成為中產住宅區,開闢許多土地可供發展,因此遊樂場和戲院相繼出現。今天這些娛樂場所大都已經拆卸,沒留半點痕跡,而皇都戲院是50年代前衛建築的僅存代表。經歷了半世紀,它已成為港島區市民的集體回憶,讓我們尋找到昔日「小上海」的一麟半爪。今有發展商積極收購該大廈業權,戲院的命運如何,端視民間聲音、古諮會的評級,還有政府對保育私人建築的決心。
 
(圖片:作者提供)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