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能替你過一生。含著金匙出生固然好,但是很多時候,這金匙會變成金匕首,因為它阻礙了下一代發展其天賦。彼得・巴菲特(著名投資者華倫・巴菲特的兒子)的心中從小就一直有個聲音,他不知道內容是甚麼,但是這聲音促使他尋尋覓覓,最後判斷出他繼續在學院內學習並無助他成長,便決定從史丹福大學退學,租小房子,開二手車,自己在路邊洗車,去找尋自己的興趣。
他從這點出發,在音樂路上不斷前行,現在他成為了一名得到艾美獎(Emmy Award)的音樂人、作曲家和製作人。在他的心目中,所謂的富裕和成功可以來自物質以及精神兩個層面,而精神上的成功則包括獨立的人生和人格。他認為現成的享受讓孩子很容易失去了對人生的熱情,前一代辛苦累積的財富,竟成為阻礙孩子追求成長的因素。
他的結論是:人生終究是我們自己勾勒出來的。他寫了一本書,書名是《做你自己》。訴說他的父母如何培育他成為自主和自尊的人。
讓他自主地尋找人生道路
父母給予彼得最深刻的啟示,就是讓他知道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他的父母非常支持他,但不會讓他依賴。他得學著怎樣走自己的路。在這路上,他的父母藉由放手,讓他自己思考與犯錯。他的父母表現出真正的尊重,還有愛。
父母還會讓他看見了平衡的人生──包括精神生活(驅策你的要素)與外在生活(你影響世界的方法),而這就是值得全力以赴去爭取的事。再多的財富也不能為一個人創造內在、外在都平衡的生活。
培養價值觀 熱情地追求人生意義
彼得認為一個人應該能夠有效運作,並被其他同儕所接受,亦即有能力把握絕佳機會去充分發揮自己的人生。要培養這種能力,唯一的辦法是要先培養放諸四海皆準的人際價值觀和情感價值觀。他的價值觀清單如下:
- 信任:先要有一個充滿關愛的家庭,乃至有一個互助而安全的社區。
- 包容:家庭幫助孩子面對現實的差異和衝突。彼得的母親在座駕車上貼了「Nice people come in all colors」。所有信仰體系都是真誠而可取的心靈方針。要保有一顆開明的心,應該恒常地嘗試理解某個主張的對立觀點,這樣可讓心智更敏銳。
- 重視教育:教育的終極目的是滿足好奇心。彼得一家重視教育的方式是主動關心孩子的學校生活。教育的本質在於理解人性,即理解最內心的自己,並理解與自己非常不同的其他人的動機和欲求。要理解人性,仰賴的是謙恭誠意地與各式各樣的人往來,以及細心傾聽。當彼得還很小的時候,家裡接待過好幾個來自非洲不同國家的交換學生。
- 建立自我尊重:彼得的父親自立一套工作態度,好讓工作變成一件樂事,甚至是神聖的事。他對待工作是那麼的投入,那麼的心無旁騖。最重要的還是其工作的本質:能鍛煉其無窮的好奇心,讓他有機會用真實的績效驗證其分析推論,以及大膽去發掘價值和新的可能性。倘若彼得父親的工作只能純粹換來錢,那麼工作很快就會淪為乏味的例行公事。
股神讓彼得知道:唯有實實在在掙得自己的報酬,才能讓自己真正尊重自己。一些富裕的家庭給了下一代豪華但貧乏的人生,讓他們生來背上便插著金匕首。
彼得感受到父母的心願,就是讓孩子們都能找到各自的熱情所在,並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將自己的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引以為傲。
在彼得很小的時候,母親便讓他明白,人一定要認知到人生是不公平的,並且不管用多麼微不足道的方法,都要盡量減少這些不公平。她一貫作風不是長篇大論地說教,而是帶他多看看這個世界,讓他自己歸納心得。
學而時習之的空間、榜樣和期許
股神常說:「如果可以的話,父母應該讓孩子有足夠的機會甚麼都做做看,而不是有足夠的機會什麼都不做。」
但是,那只是父母對他們的心願,並不是期許。他們明白要找出熱情所在是一個辛苦又玄奧的過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間!家人若施加壓力只會適得其反,所以父母鼓勵他們自己做選擇。同時家中長期的耳濡目染讓他們學到,做選擇時的考量條件不應是地位或收入.而應是他們做出選擇時,心中的真誠和共鳴。
彼得母親關注的通常是個人的困苦,父親則是個比較宏觀的人,透過他的觀點,彼得漸漸明白到機會的不平等不但會對弱勢族群造成傷害,對整體社會也帶來諸多不利。
彼得才十多歲時,就已在長時間的耳濡目染中明白父親了不起的工作態度。他也從母親那兒學到待人處世的態度,因為她對各式各樣的人都抱持無窮的好奇心,總是勇於與這些人深入接觸,也樂於聆聽他們的故事和了解他們的生活。
風氣開明的學校滿足了他多元的好奇心,但他知道自己對自由的渴望、對選擇的需求,其實是家裡在更早時已灌輸給他。父母給他的眾多禮物當中,這個絕對是最珍貴的。
自由是必須管理的,必須從調適自己的內心做起。彼得母親的一句至理名言,可以清楚說明這一切。她常告訴彼得,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就能成為甚麼樣的人,但並不是他想做甚麼樣事,就能做甚麼樣事。換句話說,他的思想可以天馬行空,但他的行為必須遵守適當的規範,這些規範取決於個人的道德觀和正直性,也取決於一般人對處世和倫理的共識。這些規範的用意不是要束縛個人的自由,而是要提供可依據的方向,畢竟自由並不是為所欲為、無法無天或造反。
儘管他們的家境比起以往富裕了很多,他的母親和父親卻未曾改變。母親依然那樣溫暖而慷慨,依然在城裡到處都有好朋友,也依然非常關心別人。父親仍然每週工作六天,不但卡其褲和毛線衣沒變,身上也依然散發那種修行出神般的專注。
每一次考驗都是給我們磨練的機會
彼得深感:「人生就是一所學校,任何的工作機會都是學習的機會。這個世界拋給我們的每一次考驗,都是在給我們機會磨練自己的技能,並讓我們的觀點更精準、透澈。」
他描繪出一個帶佛學意味的畫面作比喻:磨刀。他這樣表示:「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把刀,外在的世界(包括隨之而來的要求和期待)就是磨刀石或砂輪。若想要保持刀鋒銳利,唯一的辦法就是迎向磨石的磨練。這需要鼓起一定的勇氣,因為磨石很大,而且磨練從不間斷;也需要一定的謙虛,需要明白我們這一小塊物質被磨盡以後,砂輪仍會繼續轉動很久很久。若想從刀子和砂輪碰觸的過程中獲得最大效益、磨出最銳利的刀鋒,就需要懂得何時該進、何時該退。我們順從地接受砂輪的磨礪,但我們也必須站穩腳步,用巧思擺出最適當的角度,並以毅力堅守這個角度,好讓鋼鐵發出洪亮聲響、迸出燦爛火花,那是創意、熱情和堅毅的火花,於是我們才能成為重生的浴火鳳凰。」
每一個錯誤都是讓我們改進的機會
股神讓彼得感受到:犯錯的理由不勝枚舉,錯誤的類型也千奇百怪,有讓他們尷尬片刻的小錯,也有讓他們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都懊悔難過不已的大錯。但不論錯誤的原因或類型為何,所有錯誤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它們全是學習改進的機會。錯誤是邁向新發現的大門,不只對天才是如此,對其他人更是如此。
假使他們總是時時害怕犯錯,便只敢走最寬闊、最多人走過的路;假使他們不願給自己一點犯錯的空間,就不可能冒險去做一些事;假使他們不偶爾冒險一下,可能永遠不會發現自己的熱情在哪裡,也不會發現最真實的自己。假如他們老是擔心內心之鼓的節奏會害自己踏錯步伐,便永遠只能跟著別人一起走了。
從父母身上,彼得很了解:「每一次錯誤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都是我們這一路曲折人生上的記號,標記著一個人曾經去過哪裡、現在站在哪裡,和未來打算去哪裡。」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