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7 2025 07:07:4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債市風暴迫特朗普暫緩全球對等關稅 唯中國貨照徵125%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接受本社專訪時指出,特朗普未深思熟慮,而且推進關稅政策時氣燄高漲,令加拿大心生不忿,冷待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亦令歐洲心寒,現在市場發展已非如他所預期,儘管股市暴跌未必令他放在心上,但債市出事便非同小可。

美國向全球發動的關稅戰出現戲劇性發展,總統特朗普於美國時間4月9日下午宣布延後90日向超過75個國家實施「對等關稅」,只維持10%基本關稅,但對中國徵收125%關稅仍然生效。據外媒引述知情人士稱,債市爆煲是迫使特朗普暫緩關稅大招的主因。

據霍士新聞記者Charlie Gasparino引述與白宮有聯繫的金融界人士稱,周二晚10年和30年期長債孳息暴升,債市遭到巨量拋售,反映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失去信心,拋售債券的主要是日本機構投資者,中國也參與沽售, 財長貝森特與其他官員於4月9日早向總統匯報債市的緊急情況,終於說服特朗普暫緩實施對等關稅,而華爾街大行對貝森特能夠在危急關頭影響總統感到欣慰。

Gasparino並指近日美債拍賣反應冷淡,直言兩大美債持有人中國與日本沽貨下,拍賣很難有好反應,債券價格暴跌,增添市場憂慮

美債拍賣反應冷淡 交易商硬食

日前一批580億美元的3年期美債拍賣反應冷淡,交易商需為20.7%無人認購的債券發行包銷,比例是2023年1303.2月以來新高,本周仍有一批390億美元的10年期國債及220億元30年期美債拍賣。

市場人士形容是一場「賤賣」,分析家預計中國、日本等國面對關稅風波下,正在評估其持有美債的倉位,令美債不再成為昔日的避風港。

日資金融機構明治安田研究部相信,目前債價主要受政治因素影響,尤其是中國可能為了報復關稅而拋售美債,扭曲債市的正常供求。

無獨有偶,內地亦傳出報道中國領導人下令拋售5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餘下持有的美債也逐步清倉,看來中美關稅戰不但愈演愈烈,而且已經升級至金融認知戰層面。不過,美債暴跌雖然迫退特朗普對多國的對等關稅,但他並未放中國一馬。

關焯照說,特朗普祭出關稅的意圖昭然若揭,就是要圍堵中國。(灼見名家圖片)
 

長息飆升 金融市場非好兆頭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表示,美國需要維持長債孳息低企,長債息決定很多融資成本,例如樓按供款,短債息是可以透過利率調控,所以長債息突然飆升,對金融市場並非好兆頭,最終迫使特朗普退讓,但仍然保持圍堵中國的勢態。

他說,特朗普祭出關稅的意圖昭然若揭,就是要圍堵中國,最佳結果是他能夠向中國徵收關稅,並且施壓其他國家如加拿大和墨西哥向中國徵稅,但他相信美國很難要求其他國家同一陣線,除非本身實力弱,否則讓美國予取予攜,等同喪失國家主權。

關焯照指出,特朗普未深思熟慮,而且推進關稅政策時氣燄高漲,令加拿大心生不忿,冷待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亦令歐洲心寒,現在市場發展已非如他所預期,儘管股市暴跌未必令他放在心上,但債市出事便非同小可。

他說,環球市場暴跌,難免殺錯良民,市傳有些對沖基金出事,加上跌市觸發贖回潮,流動性不足的基金被迫沽貨離場,令債息飆升,這些都是始料不及的結果,他認為拋售債券的投資者不會只限於中國,即使不是中國政府主力拋售債券,單單是金融體系可能出現系統問題,已經可以令特朗普延後90日向各國加徵對等關稅的計劃。

事實上,今年初特朗普甫上任即傳出他需要延後第一份財政預算案,本來2月初進入審議程序,包括了特朗普此前承諾的消費、加班費跟福利免稅,增加國防跟邊境開支3250億美元,同時為了配合特朗普控制赤字的政綱,共和黨還在這項法案中,提出了3000億美元的開支削減。

關稅猶如七傷拳 既傷人又傷已

關焯照表示,由於財政預算案涉及大規模減稅,但財赤巨大,需要巨量收入填氹,順理承章是大徵關稅,順道修理中國,由今次特朗普暫緩開徵各國關稅,唯獨中國因其強硬態度不獲豁免,針對中國意圖昭然若揭,但就算美國暫緩關稅,其他地區歐盟、加拿大沒有放棄反徵美國關稅,所以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猶如七傷拳,既傷人也傷己,累及一些金融機構、對沖基金出事,令日本政府沽債券。

關焯照認為,現時關刺激通脹的作用較預期來得大,除非失業率大幅上升,經濟明顯出現衰退,否則美聯儲只能按兵不動,最新通脹仍處於合理水平,但關稅政策已經開展,通脹預期高企,密西根大學調查通脹預期已經超過5%,升溫之急是近年少見,對經濟的信心下跌,由於失業率數據滯後公布,衰退數字也要看兩季,第二季GDP要到7月才公布,所以美聯儲要減息,也要待6月議息後才有機會調整。

製造業回歸美國 想法不切實際

關焯照指出,即使特朗普延緩實施關稅,但並非撤銷,金融市場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同時亦會窒礙經濟增長,他認為特朗普這盤棋有爛尾之嫌,未知如何善後。

目前貿易戰已演為中美間的對決,美國官員亦放風一些美上市的中概股或被除牌,所以他認為,中美脫鈎只是時間問題,目前中國已發展至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過去多年在全球化過程中,不少生產鏈設在中國本土,關稅矛頭直指中國,只會傷及美國跨國公司如蘋果公司等,蘋果公司產品有不少零部件產自中國,即使轉移至美國生產,成本亦非常高,將中國生產線回歸美國是特朗普團隊異想天開、不切實際的想法。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