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25 2025 07:10:0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特朗普不可能是皇帝

美國始終是一個民主社會,如果大部分的選民看清楚長遠的得失利害後,放棄支持特朗普,那麼全球政治鐘擺仍然有機會回歸到比較正常的軌道。

2月的《經濟學人》雜誌,封面用上了戴上皇冠的特朗普頭像背影。最近市場亦傳出特朗普有興趣尋求做第三任總統。我覺得事情並沒有那麼差勁,我對美國選民的選擇是有信心的。

4月1日美國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進行大選,民主黨支持的候選人Susan Crawford以超過10個百分點勝出。

州最高法院選舉一般不會太受傳媒關注,但是這次選舉,馬斯克花了2500萬美元助選,破了美國司法選舉的捐款紀錄。馬斯克故技重施,對公開反對自由派法官的選民提供獎金。但Susan Crawford最終仍是贏了共和黨支持的對手。有共和黨人甚至覺得馬斯克是在幫倒忙。

政治是現實的,特朗普行事偏激,共和黨人對特朗普的支持,很多是基於利害關係。如果支持特朗普的民意開始滑落,很多共和黨議員都會擔心自己家鄉的票倉,不會再盲目支持特朗普。

如果支持特朗普的民意開始滑落,很多共和黨議員不會再盲目支持他。(白宮Flickr圖片)
 

共和黨人支持特朗普 多因利害關係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期推出後,股市大跌,特朗普曾經豪言他不着緊股市表現,甚至即使經濟出現衰退,他也會堅持他的政策。

明年11月,美國便會舉行中期選舉,國會大部分議員會在這次選舉中改選,包括:全部眾議院435議席,以及參議院100個議席中的33個,最加上50 個州的34個州州長。如果特朗普的措施開始失去民心,國會山莊便有可能變天。

民主社會關鍵在民意

「特朗普2.0」的新政,幾乎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上任後65天,特朗普簽署了104道行政命令,是歷任總統之最。行政命令是美國憲法賦予總統的權力,但如果四年之後,白宮換上新主人,這些行政命令很有可能被撤銷。拜登政府在他上任後的第一周,發出了36個行政命令,大部分是推翻「特朗普1.0」的政策。

美國始終是一個民主社會,關鍵在民意,如果大部分的選民看清楚長遠的得失利害後,放棄支持特朗普,那麼全球政治鐘擺仍然有機會回歸到比較正常的軌道。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張宗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