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7 2025 07:52:1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特朗普威脅再加中國50%關稅 貝鈞奇:籲政府再推還息不還債助中小企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貝鈞奇指出,本港直接對美國的貿易額佔總量和比率不算高,唯仍受美國大幅增加關稅影響。港商一直積極拓展多方貿易渠道,包括東盟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許多廠商和貿易商在過去10年,已搬廠或轉移生產線到印尼、越南、泰國及非洲等地,特別是玩具和製衣業。因此,美國大增徵收關稅範圍延伸至百多個國家,也影響到港商。

戰火蔓延全球的關稅戰日日新鮮,頂着令美國以至全球經濟衰退風險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7日警告,若中國堅持向美方實施報復性關稅,美方將向中國再額外徵收50%關稅。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貝鈞奇接受本社訪問時表示,美國大增徵收香港的關稅,港商和中小企有受到影響,就算已轉移生產線到其他國家,生意額亦未必可以保持,不少商會會員更在資金流轉方面出現困難,建議政府重推容許「還息不還本」的融資擔保計劃,扶助中小企關度過難關。

貝鈞奇指出,本港直接對美國的貿易額佔總量和比率不算高,唯仍受美國大幅增加關稅影響。港商一直積極拓展多方貿易渠道,包括東盟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許多廠商和貿易商在過去10年,已搬廠或轉移生產線到印尼、越南、泰國及非洲等地,特別是玩具和製衣業。因此,美國大增徵收關稅範圍延伸至百多個國家,也影響到港商。

中小企抵押借貸品貶值

至於中小企常以房地產及其他抵押品融資借貸周轉,貝鈞奇指關稅戰導致各地股市大瀉未止,本港樓價在過去兩三年已然下跌,不少中小企業家手中的抵押品價值隨之下跌,連帶影響港商借貸能力和額度。

股市波動變化,貝鈞奇指同時影響市面的消費信心,好不容易從疫情慢慢恢復的生意市道,企業商家收益回籠的時間可能又拖長了。關稅戰短期內未有出路,讓廠商貿商穩定下來最重要。

貝鈞奇指出,本港直接對美國的貿易額佔總量和比率不算高,唯仍受美國大幅增加關稅影響。(灼見名家圖片)
 

貝鈞奇昨午與本港多個商會及中小企代表,跟商務及經濟局局長丘應樺見面,商討對美國向香港產品加徵關稅的意見及應對措施。貝提議政府聯同相關機構及銀行業界,立即再度推出於疫情期間曾提供的復甦經濟措施「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籲銀行業不要急迫追中小企還債務。

特首2024年《施政報告》也提出再推「還息不還本」,容許「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借款企業(包括就現有在八、九成和百分百特別擔保產品下已批出的貸款,以及在八成和九成信貸擔保產品下新造貸款)申請最多12個月「還息不還本」,並將八成和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的最長貸款擔保期分別延長至十年和八年,同時向兩種擔保產品下新造貸款提供「部分本金還款」選項。

還息不還本安排最初於2019年9月在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八成信貸擔保產品下推出,因應2019年新冠疫情多次延長,並適用於九成信貸擔保產品及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協助中小企業應付經濟環境不明朗下的現金流。按揭證券公司前年公布,這項有限期的特別紓緩措施於2023年9月底完結。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今午公布,與「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協調機制)和「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專責小組)舉行會議後,聯同銀行業推出針對個別行業的支持措施,協助更多中小企獲取銀行融資和升級轉型。
 
去年金管局聯同銀行業推出「9+5」項支持中小企措施以來,逾39 000家中小企受惠,涉及信貸額度超過950億港元。參與專責小組的銀行在其貸款組合中預留的中小企專項資金,由去年十月的3,700億港元增加至目前超過3,900億港元。

因應當前貿易爭端以及外圍經濟的不確定性,銀行業再次承諾會積極落實早前推出的「9+5」項支持中小企措施,包括繼續以包容的態度,按「還息不還本」計劃的原則,提供彈性還款安排和延長貸款還款期等信貸支援,協助企業應對資金流動性需要。此外,銀行還將會在審慎風險管理原則下,為多個行業提供更具針對性支持,包括進出口及製造業、建造業、運輸業。

自由港、信心和懂應變最重要

因應產業轉型的需求,貝鈞奇透露商會亦將於短期內發表本港升級產業轉型的研究報告,反映電商和進出口商面對的困難外,也希望為會員洞燭先機。商會亦持續拓展大灣區互聯,東盟和一帶一路的市場。

貝鈞奇表示香港保持自由港角色十分重要,是長遠發展的重要元素;重徵關稅是短視的,影響了部分生意。貝鈞奇強調保持信心克服難關,香港人懂得應變和求變,深化改進:「風浪都頂得住」。

李家超:美損全球貿易 港加強國際合作等應對

特首李家超今早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指美國不再奉行自由貿易,肆意破壞國際共同建立的世界貿易規則,霸凌野蠻,損害全球貿易,嚴重破壞多邊貿易體制和全球化的進程。

李家超說,面對美國濫施關稅,特區政府會在七方面加大力量,包括加快產業升級轉型、加大發展科技創新等。(政府新聞網圖片)
 

李家超形容美國「濫施關稅,影響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稅率加幅巨大,涵蓋商品範圍廣泛,破壞世界經貿秩序,為世界帶來極大風險和不穩定性,包括破壞了全球消費品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性,尤其是對中小企業、跨境電商及配套產業鏈造成不利影響。這影響國際貿易和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有可能引發貿易萎縮;生產成本上升引發通脹風險,改變了原先利息可能下調的預期,增加全球衰退的風險。

長遠來說,會加速地緣經濟割裂,區域與區域之間亦可能出現更多貿易壁壘。此外,香港是一個高度外向型的國際自由港,轉口貿易和物流業將面對壓力。外貿企業,尤其中小企和跨境電商等在短期內無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李家超指有分析估計在未來兩年,中美雙邊貿易額至少將大幅下跌兩成。去年香港產品出口至美國的貨值,佔香港總出口總值只是0.1%,而美國在香港整體貨物出口的市場佔比,已由2018年的8.6%縮減至去年的6.5%。相反東盟市場份額由7.4%上升至8.7%,排名僅次於內地。自2019年,東盟已超越美國成為香港第二大貨物出口市場。

特區政府的應對策略涉及七方面:全面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包括把握大灣區及CEPA機遇;加強國際交往合作,冀抵銷美國貿易,包括與東盟、中東、一帶一路國家合作,與更多地方簽訂自貿協定,以及爭取加入RCEP;加快發展科技創新、加快河套建設、推動國際金融合作、吸引海外企業和資金,以及為業界提供支援。

談判不暫停關稅 商務部:中方將奉陪到底

美國自上周六起,向所有進口貨徵收一成基準關稅後,並將於本周三起向部分貿易夥伴徵收稅率更高的「對等關稅」,中國的稅率達34%,中方隨即宣布反制措施。

特朗普稱願意跟中方談判,但警告中方撤銷報復性關稅。(白宮Flickr)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時間周一,在白宮會晤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時指出,美國跟多國領袖談判期間,不會考慮暫停徵收關稅,稱二者沒有矛盾,「很多國家跟我們談判,這些交易是公平的。」

他稱願意跟中方談判,但警告中方在周二前若不撤銷向美國徵收34%報復性關稅,美方將於周三起,對中國額外徵收五成關稅。

特朗普指中國是封閉國家:「我與習近平主席有很好關係,希望這關係可以維持下去。我很尊重中國,但他們不可這樣做。中國本質上是封閉國家,封閉國家所做的是徵收關稅,如果你出售汽車或其他東西,因為價格失控而沒有人買。」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今早聲明表示,注意到美方威脅對華加徵50%關稅,中方堅決反對,指美方的威脅是錯上加錯,再次暴露美方的訛詐本質,中方絕不接受。所謂「對等關稅」毫無根據,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中方已經採取的反制措施是為了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完全是正當之舉。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亦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取消所有對華單邊關稅措施,停止對華經貿打壓。

回應華府新一輪「對等關稅」政策,中方早前宣布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其中對美國汽車、能源產品及農產品加徵最高達34%稅率。

美連日股災 經濟陷衰退

港股今日收市恒生指數20127.68點,升1.51%,全日成交額顯著放大,達到4331.6億港元。有指港股反彈主要歸功於中央政府護盤,提振市場信心。中國人民銀行、中央匯金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在開市前聯袂發聲,匯金公司明確表示將加大增持A股力度,央行承諾在必要時向匯金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

美股當地時間7日開盤即狂瀉。(Shutterstock)
 

美股當地時間7日開盤即狂瀉,道指收市以跌349點作結。當中受到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談及特朗普考慮暫停除了中國之外的亞洲國家對等關稅90天,一度令美股回升。但旋即遭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駁斥為假新聞,並指白宮無人得知有關計劃,美股再向下。

管理資產11.6萬億美元,近日商討收購長和港口業務的貝萊德集團行政總裁芬克(Larry Fink)認為,美國經濟或已陷入衰退,更指美股會再跌兩成。不過,這次股市下跌對長期投資者是一個買入機會。

他指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加劇通脹壓力,破壞世界經濟的穩定;聯儲局很難像以往經濟衰退時降息,目前經濟形勢較市場預期更艱難;而市場預測聯儲局今年會減息四次的可能性更是零。

芬克與一些企業首席執行官交談,大部分都認為美國正陷入經濟衰退,並稱從航空公司高層得知旅遊需求下降,他預計未來幾個月經濟將進一步放緩。隨著消費者和整體經濟適應關稅的幅度,美元可能會貶值,消費可能會下降。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