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住坐臥歌》(選自New Century Workshop《無聲谷.簫中禪》音樂專輯 )(吟唱:願炯法師;洞簫:譚寶碩)
晨霧中木魚聲聲。
師父從後山歸來,衣袂沾著露水。
一眾同學坐在廊下抄經,筆墨落在宣紙上,白紙黑字呈現出每個人的心緒。
「師父,我怎麼今天總定不下心來?」有同學問。
「我們也是,寫壞了好幾張紙。」有幾個同學附和。
師父說:「你們先不寫,隨我上山吧。」
眾人沿着苔痕斑駁的台階上山,山徑在轉彎處隱入雲海。

師父忽然停步問:「可看見對面山壁有股山泉?」
同學說:「以前沒有留意,現在才看到啊。」
師父問:「有誰留意到對面岩石上長有蒼勁的古松?」
同學們:「⋯⋯」
師父問:「有誰留意雲霧從山谷飄出,恰似一幅水墨畫?」
同學們:「⋯⋯」
師父問:「有誰留意被夜雨打落的花瓣,此刻點綴在我們走過的石階上?」
同學們:「⋯⋯」
同學們面面相覷,真沒留意啊。
師父說:「不進入山中,不細心觀察,你永遠不知此山的真正面貌。不仔細觀察自己的抄經書法,便不知道自己內心的問題。不深入反觀自己,就不知道自己心中有什麼困擾,有煩惱也不知道從何解決。」
山中雲霧漸散,山風帶着新葉舒展的氣息。
師父說:「我們回去繼續抄經,抄經就是練心。深入觀察自己的書法,就可以了解自己內心的問題。」
同學們心結盡解,開心而回。

當你清楚了解山,山便困不住你。
當你清楚了解水,水便淹不到你。
當你清楚了解自己內心,煩惱便不會困擾你。
唯有反觀自己,才能了解自己。
書如其人,深入觀察自己的書法,可以知道自己內心的問題。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修行就是這個道理。

靠自己的光照亮自己,靠自己的力量拯救自己。
真正的清靜,不是躲避喧囂和煩惱,而是勇敢地面對,冷靜地處理。
必須經歷苦困,才能了解苦困,超越苦困。
觀照自己內心,觀照身邊的事物。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唯有經歷,才能懂得。
原刊於作者微信公眾號,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