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04 2025 07:03:5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陳龔偉瑩:從混沌到自信 職場啟航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世界變化迅速,政治、經濟和科技的變化加劇了年輕人的恐懼與迷惘,使他們更難以掌握未來。這種恐懼源於資訊不足和缺乏認知渠道。

按: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CDIA)3月1日舉辦十周年紀念論壇,多位學者、商界領袖、慈善界人士、政府代表出席探討培育青少年的新方向,CDIA主席陳龔偉瑩呼籲大家攜手支援青少年生涯規劃,應對瞬息萬變的世界,以下為發言全文。

CDIA成立十年了!從無到有,邊籌款、邊服務,見證了無數年輕人的成長,深知他們的困惑與迷惘。香港最寶貴的資源就是下一代,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對下一代的培育。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世界變化迅速,政治、經濟和科技的變化加劇了年輕人的恐懼與迷惘,使他們更難以掌握未來。這種恐懼源於資訊不足和缺乏認知渠道。

Y-WE職場配對 國際嘉許

十年前,CDIA創立了「Y-WE 我才有用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簡稱Y-WE),該計劃的成效研究去年被國際知名教育學術期刊刊登,標誌着香港的青少年培育工作的模式獲得了國際認可。

Y-WE幫助高中學生及早識別職業志向,發掘興趣和潛能,並安排他們按興趣接觸職場,認識社會,獲取行業的最新資訊。CDIA建立了一個幫助年輕人成長、確立職業志向的生態圈,將學生的個人能力與社會需求初步接軌,為他們踏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對職場「開竅」。

Y-WE的整全系統化流程:

  • 基礎培訓:為學生打底;

  • 行業配對:按興趣安排到心儀行業體驗;

  • 人脈建立:結識職場人士,了解行業發展;

  • 反思匯報:沉澱學習成果;以及

  • 增潤課程:後續跟進,深化學習,直至確立職業方向。

陳龔偉瑩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CDIA 十周年論壇
 

改變人生軌跡

Y-WE的價值超越學術層面,幫助學生在科技洪流中鍛鍊軟實力,認識自身不足,明確未來方向,從而改變學習態度與人生軌跡。Y-WE每年至少有20%的學生因表現優異而獲公司即時延聘。這不是金錢上的回報,是對他們自信心和能力的肯定。

Y-WE模式在2019年得到香港大學榮休教授陳麗雲教授和尹曦粲副教授( 現職東南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該計劃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動力、抗逆力及職業志向,建立人生職志方向。學者將此稱為「CDSE」(Career Decision Self Efficacy),作為評估Y-WE模式對年輕人及社會影響的指標。

接力培育「共創明Teen」

感謝政府對CDIA工作的認可。前年開始,政府將「共創明Teen」計劃的畢業生交託給我們,提供職場教育體驗。CDIA的工作離不開工商界的支持,現在Y-WE的工作有近500家企業支持,60%以上為中小企業,涵蓋各行各業,滿足年青人宏闊的興趣光譜。許多企業已支持三年甚至五年以上,陪伴我們經歷香港的高低起伏,對年輕人不離不棄。今天的成就是官商民攜手的成果。

全程貫徹 共建人才庫

培育年輕人不能空談,必須落地實踐。CDIA希望通過討論,喚起各界對年輕人的關注,推動政府與社會的配合,使頂層與底層的培育工作相互串聯。高中學生的生涯規劃是重中之重的基礎工作,必須首尾呼應,全程貫徹。

過去的學校生涯規劃模式因應社會變遷需要重新檢視,引入實證模式與機制,針對性地解決人才培育問題,幫助年輕人成才,為香港建立優秀人才庫,配合國家與社會的長遠發展需求。當前香港面臨諸多挑戰,CDIA希望進一步配合政府扶育下代的施政和改革方向,繼續為年輕人開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