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3月24日舉行周年會員大會和「兩會論壇」,選出第19屆理事會成員,鄺正煒連任新一屆會長,吳長勝連任常務副會長。
鄺正煒表示,對於連任會長一職感到十分榮幸。該會已凝聚逾860名來自各專業及行業的領袖和精英,會員包括1名全國人大常委、32名全國人大代表、4名全國政協常委、2名政協專委會副主任、25名全國政協委員、34名立法會議員、13名區議員。未來會繼續發揮「跨專業、跨行業」的優勢,推動香港改革創新、再創高峰,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兩會論壇談機遇
立法會議員陳紹雄提到,國家在「拼經濟」的同時,推進科技強國建設亦甚為重要,香港需要抓緊機遇,推進有關發展。
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指今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務排在首位是擴大內需,反映國家因時及因地制宜進行規劃,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根據實際需要決定權重。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容永祺表示,香港在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方面具備獨特優勢,可協助國家推進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與深化改革,並協助促進人才、資金、技術和投資,說好香港和中國故事。他指兩岸三地均設故宮博物館或博物院,可就故宮文化、展品等交流,深化與台灣的交流,推進國家和平統一。
全國人大代表胡曉明指出,政府工作報告涵蓋醫療、教育等範疇,如報告提到的「兩重」建設與「兩新」工作,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都值得關注。他指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包括釋放文化、旅遊、體育等消費潛力,而香港同樣需要思考如何推進相關發展,貢獻國家。
人工智能+應配合港強項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冼漢廸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超乎想像,冀香港可以參與,建議「人工智能+」可配合金融、生命科技等香港強項共同發展,有望衍生更大化學作用。智能機械人亦具備發展潛力,建議在香港研發並在灣區其他城市試行及量產,利用各地的長處推動灣區融合。
全國人大代表楊德斌提到,香港要維持傳統優勢,也要發展新優勢,故應思考如何推進數字產業化及產業數字化,除了開發未來產業及善用數字化技術提升傳統產業以外,也要推動數字資產、數據流通等發展,以及在數字貿易方面如何聯通國際為國家「走出去」。
創辦中國版「戈登會議」
全國政協委員吳宏偉提到,要成為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需具備強大的好生源,建議香港積極打造小學、中學、大學全過程國際化培養體系,並成立香港與中西部大學聯盟,吸引更多優秀學生。他建議建設香港中國綜合科學館,創辦中國版「戈登會議」,逐步打造具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學術會議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劉智鵬則指,兩會主要精神包括推進教育建設,過程中人的品格仍是重點;而在科技發展迅速的同時,人的道德亦會受到考驗,故品格亦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