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香港很熱鬧,Art Basel正在舉行,又有多個投資峰會,周末更有第一次在啟德體育園舉辦的香港七人欖球賽。內地也同時全面展開charm offensive,先在北京舉行比去年濃縮但更多重量級嘉賓出席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China Development Forum),繼而在海南舉行博鰲論壇,相信今天國家主席更將接見一批全球企業 CEO。

我的朋友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去年因一篇「HK is Over」文章而弄到滿城風雨,雖然仍出席了CDF,但投訴第一次被封咪禁言(不應感意外吧!)。後來他也解釋過,他對香港有深厚感情,他文章標題是FT為他作的(正式標題黨),而文章目的是一個wake-up call,希望喚醒香港努力找出發展新方向,而非真的「睇死」香港。去年他曾半開玩笑,如特朗普勝出,將考慮「搬回」香港。美國大選後,我也曾鼓勵他和表示香港將非常歡迎他,他說確曾與太太商量,但太太沒興趣,而他自稱年紀已大,不適合單獨一人搬來香港,不斷兩邊飛。
他本擔心今年不獲邀請出席CDF ,但高興仍收到邀請函,結果連續24屆出席此被公認為最重要的中國峰會。他高興發現被熱烈高規格接待,更出現於第一晚宴會的歡迎視頻中。他最感欣慰的是他連續呼籲了17 年的意見終被重視,就是今年中國真的把提升消費為首要任務!

羅奇出席CDF 投訴第一次被封咪
17年前中國仍處於高增長階段,全球貿易仍是硬道理,因此重投資、輕消費仍可理解。但近年,中國增速開始放緩,繼續過度投資形成債務問題,「特朗普1.0」已開啟貿易戰,明顯需要改變和再平衡發展模式,由投資轉為消費拉動經濟。3 年疫情又是另一個轉捩點,人流幾乎完全隔絕,但中國反而成為全球擁有最完整供應鏈的世界工廠,疫後中國又選擇推倒整個地產市場,把所有資源改投到電動車(EV)、電池和半導體等先進製造業,因此消費繼續被輕視, GDP 佔比仍徘徊於40% 不到的超低水平。
到了去年,連EV也明顯出現過度投資,供過於求情况,地產和股市繼續尋底,人民幣貶值,消費變得更疲弱,年輕人失業率飈升,出生率更斷崖式下跌。出口變成唯一亮點,但又明知如特朗普回歸白宮,必掀起新一輪貿易戰,出口強勢也未必可持續。到了下半年,先進製造業既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經濟上各種陣痛更非常嚴重,因此正好形成再平衡經濟發展模式的最好時機。

傳國企支持 滬杭房價開始反彈
最初9月宣布一系列的財政及貨幣政策措施,帶來強烈但極短暫的市場反應,更因缺乏細節和力度不夠而導致反效果。幸而今年出現由民企自主發展出來的DeepSeek Moment ,再舉辦了民企座談會,民企創業家和投資者的animal spirit 終於再次成功燃點起來。今年恒指強勁,暫時領先全球,但必須再提醒一次,中國需要的不是又一次短命瘋牛,我們極需要的是能為人民帶來信心和製造大量財富的長期健康慢牛。最近已出現BYD和小米的超大型批股,寧德亦即將來港掛牌上市,集資無可厚非,但同時企業也應着重派息、回購和其他提升ROE股東回報率,和有利股價的行為。據聞上海和杭州地價得到國企支持,二手房交投已轉趨熾熱,房價開始反彈。香港房屋仍緩緩下跌,但已有些人開始撈底,甚至包括一些名人,例如拼多多老闆黃崢以4.8億港元購入淺水灣豪宅。
Roach仍擔心不容易改變中國人的儲蓄習慣,和對未來經濟前景和生活的憂慮。我同意需要加強社會安全網,令人民更有消費信心,亦需要更徹底的需求側改革,但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並非馬上加碼10萬億元的財政刺激,而是先定下一個50% GDP的長期個人消費佔比目標。有了明確目標,有信心中國官員就必定能找到有效達標的政策和方法,投資者信心也必定大升。

美對華累積加關稅或超過80%
上星期我指出4月2日是一個需要小心的日子,特朗普稱之為「Liberation Day」,將正式執行看似公平但實在對全球自由貿易傷害非常大的所謂「Reciprocal Tariffs」(對等關稅),尤其如果真的把與貿易毫不相干的VAT(歐洲高達20% 以上)都加進去。特朗普最善變,是其主要手段,近日又暗示有些貨品或獲豁免,又或將首先針對極具侮辱性的所謂「Dirty 15」(包括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德國、印度、日本、越南和台灣及其他)。當然如美國一意孤行,實施此愚蠢政策,必帶來反制裁關稅,更可能掀起一場全球貿易戰,最差情景更可是回到1930年代般的大蕭條!
選舉期間,特朗普曾揚言將對中國施加60%關稅。早在他的1.0 年代已加了近20% ,拜登亦從未減過,今年他再上台後,已分兩次加了20% ,所以總稅率已約40% 。最近特朗普再發明一個所謂「Secondary tariff」,任何跟委內瑞拉購買石油的國家和企業,將面對25% 關稅。委國主要客户包括一些美國企業、印度和中國等,美企當然要聽話,印度也或將屈服,但中國跟它們不一樣,是個超級強國, DeepSeek Moment 後底氣更足,所以估計不會放棄購買委國石油。如真的再加上去,中國面對美國關稅已超過60% ,如再加對等關稅,稅率或超過80%,不如索性完全停止貿易!據說6月仍有可能舉行所謂慶祝兩國領導人「雙生日」峰會,希望能達成一些協議,到時再看吧!

望中美「雙生日」峰會達成一些協議
特朗普剛上台時,MAGA氣勢如虹,很多人以為他和Elon Musk是上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對的,愈離譜的決定就反而被膜拜為愈正確,亦因此亦有些人形容為美國版「文革」。Musk投訴美國政府已被一些未經選舉出來的官僚所操控,但他現今權傾朝野,又是誰選他出來的? MAGA 指摘拜登用人,只看重DEI ,不理資格和能力,但近日「Signal」驚人醜聞,美國國家安全顧問Waltz 亂加記者入非官方保密通訊系統,國防部長Hegseth(被譏笑為DUI醉駕僱用)更泄漏實時戰鬥軍情,國家情報主管Gabbard死撐並無泄密,盡顯這是一班缺乏資格、經驗和能力的業餘小丑!
美國已走上保護和孤立主義的歪路,主動摧毀二戰後80 年來的西方聯盟(泄密中副總統 Vance 和Hegseth 表露對歐洲的鄙視),對世界安全和經濟都是極壞事情。不止全球貿易受損,更將驅使波蘭、德國、韓國和很多其他國家,加速考慮發展核武,令到世界變得更危險。
但美國的退縮,亦可成為一份送給中國的大禮物。中國責無旁貸,必須抓緊機會,在全球自由貿易、氣候變化和國際安全等重要議題上,發揮穩定作用,甚至站上領導地位。因此中國亦必須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包括本來視為紅線的資本帳和互聯網。喜見近日連這兩個「禁區」都有輕微改變迹象。最近聽聞港區人大代表,在兩會期間提案建議成立資金池,幫助來港置業的高才。除此,美國保護主義高昂,美國品牌如Tesla、麥當勞,和甚至P&G的洗衣粉也必遭報復杯葛和制裁,中國製造和服務業都應趁機加速全面衝出國際,但此行動必須獲得資本帳逐步安全開放所配合。

文化出口和對等開放 愈來愈重要
另一重大驚喜是近日《大公報》報道「中國推動互聯網和文化領域有序開放」。說法有點模糊,沒有具體方案,似乎仍在試風向和構思階段,但明顯此想法是受到近日DeepSeek 、 TikTok 、小紅書、《黑神話:悟空》、哪吒和 labubu 等有關互聯網和文化,這些所謂「軟實力」成功個案所影響,且開始明白文化出口和「對等開放」,已變得愈來愈重要。
我再有一個具體建議,個別電影、電視劇,甚至電玩的成功是不足夠的,TikTok和小紅書雖是平台,但絕大部分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中國需要的一個面向國際,可與 Netflix 在全球競爭的串流視頻平台。中國任何行業都捲得很厲害, Bilibili 、騰訊、愛奇藝和優酷等,都要與小紅書苦戰。這些平台實應考慮合併,然後重點改放在拓展國際市場。
打造類似Netflix平台 拓展國際
荷李活已走向衰落,電影院也真的接近完成歷史任務,取而代之的就是串流平台。Netflix以量取勝,已拋離Hulu 、HBO 和Disney 等對手,但大部分節目的質素實在頗低。中國編劇和導演的想像力和技術,絕不會比外國差,况且近年Netflix 的內容已不再單純是英語製作,已有愈來愈多不同國家和語言的節目。同樣地,中國的串流平台也不用只有中國人主演的中文節目,應該盡量國際化,包含不同國家、文化、語言,和不同種類的節目內容。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