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01 2025 07:08:1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特朗普向全球汽車業宣戰 進口車徵25%關稅 習近平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

汽車向來是德國引以為傲的產業,但近年面對經濟不確定性和中美電動車的競爭,市佔率不斷萎縮。若然中美均對德國進口車實施貿易保護的措施,對德國汽車業就像一場「完美風暴」。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美國進口的汽車和汽車零件徵收25%的新關稅,預期於4月2日生效,對汽車零部件的徵稅則將在5月或以後開始,這一舉措恐將擴大全球貿易戰。

首當其衝的是歐資和日資車廠,美國三大車廠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Stellantis(前身為Fiat Chrysler)亦受很大影響,原因是三巨頭將部分工序放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境內,以降低生產成本,但在特朗普宣布向進口美國的汽車徵收關稅後,相信三巨頭將積極遊說美國政府給予豁免。

雖然特朗普強調關稅將為美國汽車業帶來「巨大增長」,並承諾促進就業和投資機會,但分析師認為,關稅或導致美國大量汽車生產暫時停工、價格上漲,並且加劇與盟國緊張的關係。

關稅或導致美國大量汽車生產暫時停工、價格上漲。(Shutterstock)
 

大西洋貿易戰急劇升級

事實上,關稅矛頭直指歐洲車廠,特別是德國車廠。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2024年歐洲汽車製造商向美國出口74.9萬輛汽車,價值385億歐元(3231億港元),這標誌着跨大西洋貿易戰急劇升級。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未待特朗普講話完結前,已急不及待回應,雖然歐盟反應迅速,但內容溫和,亦缺乏有力的反制手段。她說歐盟將評估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以及未來幾天美國可能推出的其他措施。歐盟並將繼續與美談判,尋求解決方案,但會維護其經濟利益。

德國代理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呼籲,歐盟要展示實力和自信,不應在美國人面前退縮,但承諾支持歐盟委員會通過談判達成協議。 法國財政部長隆巴德(Eric Lombard)譴責美國「以非常激進的方式徹底改變其經濟政策」,歐盟只能以牙還牙,提高美國產品的關稅作為報復。

歐盟貿易主管塞夫科維奇(Maros Sefcovic)本周赴美與特朗普的貿易代表會面,然而不到24小時後,特朗普公布了汽車關稅政策,似乎歐盟試圖說服美國的努力並未奏效。

汽車向來是德國引以為傲的產業,但近年面對經濟不確定性和中美電動車的競爭,市佔率不斷萎縮。在中國,它面對性價比更高的電動車如比亞迪的挑戰,美國市場遂成為德國車廠的關鍵生命線,目前美國佔德國汽車出口總額約13%。若然中美均對德國進口車實施貿易保護的措施,對德國汽車業而言就像一場「完美風暴」。

德國汽車企業的市佔率不斷萎縮。(Shutterstock)
 

德國汽車業受關稅影響最傷

根據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的統計,歐盟出口到美國的汽車中,三大德國車廠寶馬、賓士、福斯汽車(Volkswagen)合佔73%,所以當美國掀起汽車關稅戰後,對德國出口影響至巨,而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向美國出口汽車很少的國家,所受影響要小得多。

事實上,德國一向支持本國汽車工業,去年曾瘋狂遊說,試圖阻止歐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額外關稅,惜最終未能成功。柏林智庫雅克‧德洛爾中心(Jacques Delors Centre)副主任雷德克表示,從去年有關中國電動車進口反補貼一事表明,如果德國汽車製造商的利益受到威脅,要求歐洲立場一致是多麼困難。

汽車供應商遊說團體CLEPA主席辛克(Matthias Zink)在一份聲明中:「現代汽車製造並不局限於某一國家,如今跨大西洋的汽車生產鏈已相互緊扣,這些具保護主義色彩的關稅,可能會破壞數十年來建立的貿易夥伴關係。」

事實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損害德國汽車業,由於長期存在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汽車製造商及其供應商已經開發了一條複雜的供應鏈,零件和汽車通常在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間多次跨境穿梭,然後才抵達經銷商。歐洲汽車製造商是該行業的一部分。

美國酒類關稅針對法國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針對歐盟的關稅政策有分而治之(divide and conquer)的目的,汽車關稅衝着歐洲的德國車廠,而亞洲的日本和韓國車廠亦難倖免,另外酒類關稅則針對法國。

作為鋼鐵和鋁關稅爭端的一部分,特朗普威脅要對歐盟徵收200%的酒類關稅後,法國反對針對波本、威士忌和牛仔褲等美國產品,擔心美國的報復會打擊其利潤豐厚的葡萄酒和香檳出口。

面對特朗普咄咄逼人的關稅政策,有可能促使原本處於冷淡的中歐貿易升溫。據路透社昨日引述消息人士提前披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周五(28日)在北京會見寶馬、賓士及高通等外企高層。

?»?????Ƭ????????2025??3??28??
    3??28?????磬??????ϯϰ??ƽ?ڱ??????????û?????ʹ??̽??????
    ?»?????? ?ƾ??? ??
3月2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中國政府網)
 

習近平會見寶馬、賓士等外企高層

報道指,這場會面舉行時間正值外資對陸投資大幅下滑之際,北京正尋求加強和外企的聯繫。去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按年大減27.1%,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由於地緣政治局勢愈趨緊張,跨國企業紛紛將生產線從大陸轉移海外,以實現供應鏈多元化,降低營運風險。

今早2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40多位來自美國、歐洲和中東的企業領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以及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亦出席。

習近平在會上表示,中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希望企業為擺脫零和博弈、促進合作共赢作出貢獻:「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習又指中國致力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批評有國家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個別國家搞『小院高牆』、關稅壁壘,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泛安全化,迫使企業選邊站隊,作出違背經濟規律的選擇。希望大家登高望遠、不畏浮雲遮望眼,不盲從各種干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行為。」

習近平亦強調,中美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應透過平等對話磋商來解決。外資企業在推動中國改人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向他們致謝,呼籲外資放心到中國發展。

出席會面的企業領導人包括美國私募基金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南韓三星集團會長李在鎔、德國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美國半導體公司高通的安蒙、英國醫藥公司阿斯利康全球行政總裁蘇博科、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納塞爾等。他們都曾參與周日、周一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據新華社報道,英國滙豐控股集團行政總裁艾橋智等七名外資企業高層在會上發言,並表示現時保護主義加劇,中國仍不斷擴大開放,為全球經濟注入穩定性,高度讚賞中國政府為外企營造公平、良好營商環境,將堅定不移擴大對華投資合作,支持全球市場開放,維護國際自由貿易,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丁薛祥提四點建議共建亞洲家園

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於周四(27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致辭表示,今年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10周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成績斐然。他提出四點建議,共創亞洲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

丁薛祥表示,中國和東盟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實施,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紮實推進,亞洲國家互聯互通網絡不斷完善,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項目紛紛落地。他又說,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從無到有,積極為有關專案建設提供融資支援,影響力愈來愈大,亞洲經濟佔全球比重穩步上升,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促進世界共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丁薛祥指出,全球不穩定及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提出四點建議共建亞洲家園,包括增進信任、加強團結合作。他表示,高度互信是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前提,要弘揚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為核心的亞洲價值觀,堅持和發揚相互尊重,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的亞洲方式,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不斷積累共識,共創團結進步的亞洲大家庭,並要堅定捍衛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全球治理操作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丁薛祥指出,全球不穩定及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提出四點建議共建亞洲家園。(新聞聯播截圖)
 

香港須進一步改善國際形象

此外,香港歐洲商會訪京團於周在北京期間先後拜訪港澳辦、外交部、商務部等多個內地部門。歐洲商會表示,商會代表提及歐洲企業致力維持及擴大在港業務,同時強調香港需要進一步改善國際形象,以及英語水平的重要性。

商會在網上通訊提及,訪京團分別獲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及中國貿促會副會長李興乾接見。

商會提及,商會代表強調與港府一樣,期待大灣區的機遇、長期穩定的重要性,和香港作為中國及國際橋樑的獨特角色。訪問團同時指出,需要進一步改善香港國際形象、更清楚表達在數碼經濟和綠色金融等的優勢,也提及英語水平的重要性。香港歐洲商會主席Inaki Amat表示,認為商會提出強化香港競爭力的建議獲得正面反應。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