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是觀賞建築文物的熱門地方,若要策劃一條半天的步行路線,可供選擇很多。最近我以宗教為題為香港建築中心安排了一個導賞團,參觀多座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的教堂和寺廟,部分已存在了超過一世紀。
此行重點是到訪鮮為人所知的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小堂,它是修會專用的聖堂,且被學校、修會和住宅大廈重重包圍,街上的人無法看見,許多長住港島的人都不知道中環有這樣一座美麗的教堂。
古典式教堂
嘉諾撒修會在1860年已在堅道建立基地,當時有六名修女由意大利來港,獲葡籍教友 Leonardo D’ Almanda e Castro 捐出堅道的樓房,又得到第四任港督寶靈的女兒 Emily Bowring(後來成為修女)相助,隨即開辦學校並擔任校長。修女亦設立孤兒院,接收被人遺棄的嬰兒,1861年建立小堂讓大家聚會崇拜。
今天所見的小堂是第二代,1907年建成,由英籍建築師和意大利籍的嘉諾撒修女Melania Marin 共同設計。聖堂富有古典復興風格,左右對稱,兩旁各有一鐘樓,是香港罕有的雙塔式建築物。立面有六根科林斯式圓柱貫穿上下兩層,令人感覺莊嚴。為了適應亞熱帶氣候,聖堂外圍加建寬闊遊廊,這是殖民地常見的建築風格。
香港有不少古老教堂採用哥德復興式設計,但嘉諾撒小堂沿用意大利的古典風格。平面呈巴西利卡式(Basilica),此乃早期基督教堂形式,長方形的一端有向外突出的半圓形聖所(Apse)。最初聖堂只在上層開窗,但香港夏天炎熱,到了1950年代,修會在下層左右各開六個大窗,增加空氣流通。
梵二後的變化
1960年代梵蒂岡舉行第二次大公會議(簡稱「梵二」),推動教會本地化,同時革新禮儀空間,提升信友對耶穌臨在的意識。祭台是教堂最重要的部分,過去緊貼牆壁而建,梵二後教廷要求另放一張與牆壁分開的祭台,主祭可以站在祭台後方,面向會眾祈禱,增加彼此的互動交流。
教堂原本貼在牆壁的祭台和壁龕,大多已經拆除,儘管有少數仍然保留,但絕大部分不再安放聖像,改置耶穌受難十字架,以凸顯耶穌基督的中心地位。有些教堂原本設有跪領聖體的欄杆,用以分隔聖所與信友席,梵二後亦被拆去,以拉近信友與祭台的距離。部分教堂設有閣樓(又稱唱經樓),放置大型風琴,聖詠團在上面唱詩,梵二後聖詠團改為與教友坐在一起了。
這些變化亦出現於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小堂,經過內部改建後,聖堂的布置較以前簡潔。祭台中央原本安奉主保聖人痛苦聖母(Mater Dolorosa)的聖像,現在改放耶穌受難像,痛苦聖母像和聖若瑟像分別立於兩旁的小祭台。
沒變的是聖堂四周的彩繪玻璃窗,當中以正門對上的玫瑰窗最為矚目。它採用花瓣設計,上面以石榴裝飾,含有復活和再生的意思。中央可見「IHS」字母,這是希臘文 Iesus Hagiator Soter 的簡寫,意謂「耶穌,人類的救主」。八塊花瓣各有一位聖徒名字,分別是聖伯多祿(St Peter)、聖保祿(St Paul)、聖路加(St Luke)、聖馬爾谷(St Mark)、聖若望(St John)、聖瑪竇(St Mathew)、聖安德肋(St Andrew)和聖雅各伯(St James)等。種種裝飾聚於一面圓窗,在陽光透射下展現豐富多采的畫面。
百年後的今貌
經歷悠悠歲月,聖堂難免破損。2004年8月一個星期日,聖堂部分天花因白蟻蛀蝕而突然塌下,幸好當時聖堂內外均沒有人。修會其後按建築師的建議,為屋頂換上現代物料,以免再發生意外,但卻失去往日風貌。
聖堂後面曾有一座龐大的遊廊式古典建築物,中央入口高處有一鐘樓,那是嘉諾撒聖心書院早期的校舍,其前身是創辦於1860年的意大利嬰堂學校(Italian Convent School)。到1970年代,校舍日漸破舊,修會無力維修,其時有發展商願意撥出置富花園旁一幅土地,並為修會興建新校舍,結果聖心書院於1981年離開中環,遷往薄扶林。舊校舍出售後隨即拆卸,建成今天的嘉兆臺,現今只遺下一幅舊石牆和石級。據修女說,聖心書院舊生每次重回舊地都懷念不已。
嘉諾撒修會在堅道的總部,曾經有修院、孤兒院、老人院、醫院、學校和聖堂,現在大部分已經遷出或拆卸重建。唯獨小堂屹立如昔,見證修會在港百多年的歷史和服務。
(圖片:作者提供)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