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早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激辯後,美截斷支援烏克蘭軍援及情報,迫使澤連斯基不得不簽署出賣國家一半礦產、喪權辱國的協議。
其實,烏克蘭除了美國,也有歐盟支持,但這後台不夠硬,仍要在羞辱下進貢礦產給特朗普政府。
同一時段,一個震撼台灣的重量級消息公布,台積電將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1000億元(美元,下同),連同之前已投入的650億元,台積電將在美一共投資1650億元。特朗普在消息公布時趾高氣揚地說,要把芯片製造帶回美國,創造數以千計的高薪工作,以及加強國家安全,相信令其支持者極度振奮,但對於台灣市民卻是極度震撼,網民紛紛表示「台」積電要改姓「美」,變成「美積電」了。沒想過封建時代暴君強搶民女的故事,今天活生生在大家眼前上映,更不幸的是這名民女還要倒貼千億嫁妝入門。

台積電一向是台灣的驕傲,全球90%的最先進芯片由台積電生產,不單擁有高階芯片製造技術,而且能夠高量產,如3納米的芯片目前只有台積電能夠量產,預計2納米(N2)的芯片亦會在今年開始量產。
民進黨政府任美予取予攜
自台積電宣布千億投資美國之後,台灣市民反響極大,指控民進黨政府把台積電進呈給美國為貢禮,有關做法更違反法規。台灣訂有公司國外投資處理辦法,第5條規定「公司法人從事國外投資金額高過15億元新台幣(約4600萬美元)者,應於投資前填具申請書並檢附相關文件,事先向本部(經濟部)提出申請。」但經濟部投資審議還沒批准,賴清德就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直接開記者會,說明台積電赴美投資,投審機制形同虛設。
澤連斯基在橢圓形辦公室還能發發脾氣;但賴清德只能低眉順目,任由美國予取予攜,一聲不響拱手送上台灣最寶貴的產業。
魏哲家在記者會上表明,今年將會繼續在台灣增設11條生產綫。既然老闆已承諾美國千億投資不會影響台積電在台灣的業務,為何市民仍然充滿憤慨和擔憂?
首先是擔心投資資金何來?特朗普已表明廢除《芯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不用指望美國會提供津貼。再看看台積電的財務報表,該公司總資產約2000億元,新增1000億元美國投資等於總資產的一半,特朗普必定要魏哲家在其任期內投產,短短幾年時間,如何籌集如此大額的資金?是否還有能力在台灣擴展業務成疑。

教識徒弟無師傅 人才技術外流
其次,台積電不單止興建3座芯片製造廠,還有2座先進封裝廠和一個研發中心。最令人擔心就是台積電掌握的芯片製造和封裝的先進科技,會不會落入美國手中,例如先進的2納米的製程。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回應時,保證「明年」2納米和1.6納米不會到美國生產。相信郭部長也保證不了明年之後2納米和1.6納米不會搬到美國。若果連這些高技術也移植到美國,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還剩幾多本錢?
還有就是技術外流和人才流失的問題,因為台積電還要在美設立一個千人研究研發中心。魏哲家解釋在美國建立研發團隊的原因,是讓美國的生產綫不必事事請示台灣這邊。但魏沒有提到會不會派遣台灣研究人員到美協助研發。第一,這些人員一定帶技術過去,第二,這些人才到美國後如獲發綠卡,還會回台嗎?俗語說「教識徒弟無師傅」,技術走、人才走,台積電的競爭力還能保留嗎?

或有人會問台積電為何承諾如此龐大投資?要知道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相信這是台積電權衡輕重後,迫於無奈的決定。特朗普一直聲稱台灣偷走美國芯片產業,早前已有消息指美國要求台積電收購Intel部分業務,否則對台灣芯片開徵100%關稅。
購Intel爛攤子 難估填氹金額
收購Intel一大爛攤子,根本評估不到「填氹」條數有幾大,或會拖垮公司,亦有技術外洩風險,收購實在不明智。當然亦不願面對百分百關稅,那麼對台積電來說,千億投資美國或者已是無可選擇下的最佳選擇了。
賴清德政府無視台灣人民反對,上繳如此高昂的保護費,但美國貪得無厭、慾壑難填,據悉台灣還要擴大採購美國生產的液化天然氣,整體進口天然氣的比例,要由目前的9.5%提升至25%之多。同時,賴政府還要向美購進高達100億元的軍備,台灣真要被美國掏空了。
今天,誰掌芯片,誰就是人工智能世代的贏家,美國自己芯片發展不行,就使出各樣卑劣手段,強搶台灣芯片產業,以確保自己人工智能產業的一哥地位,如此巧取豪奪,實在人神共憤。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