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首周,美股似現崩盤跡象風險,首日跌 650 點,次日再跌 670 點。有分析指出,若泡沫破裂,美股將崩跌 40%。市場聚焦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2.0」,對加墨兩國徵收 25% 關稅,對中港加徵第二個 10% 關稅,面對各國反擊,投資者擔憂經濟前景,股市下跌。(及後,特朗普暫停部分關稅,美股見回升)然而,同樣是貿易戰開啟,港股卻逆市向好。那麼,貿易戰是壓垮美股的最後一根稻草嗎?以下從三大方面剖析美股波動原因:
一、經濟的晴雨表
習慣上都把股市升跌視為經濟的晴雨表,經濟前景不佳,股市便受壓。
貿易戰是美國「雙赤」問題之一。去年商品貿易赤字攀升至 1.21 萬億美元創紀錄高位,年增 14%,反映其缺乏有競爭力的製造業以促出口,影響國內就業。儘管多年來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但墨西哥、加拿大及東盟等填補了空缺,總體逆差仍在擴大,關稅戰難以改現狀。今再啟動貿易戰、關稅戰2.0,市場波動因此反映了擔憂?
另一赤字是財政赤字。國債突破 34 萬億,利率上升加重債務負擔,市場對經濟穩定性的擔憂升溫。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奧(Ray Dalio)警告,美國債務危機可能在三年內爆發,經濟陷入 「心臟病發作」 式危機(註1)。可見,貿易問題並非美國唯一經濟難題,或只屬於觸發可能崩盤的導火線。彭博社 2 月調查顯示,美國 2025 年經濟成長預期中位數為 2.3%,經濟學家下調預期只是時間問題,幅度可能達一個百分點。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已從年初 10% 升至目前 25%-30%,本質上已面臨嚴重衰退風險,且還有通脹、消費信心等困境。(註2)
二、信心的鏡中影
講開信心,市場信心受氛圍與輿論左右。美國經濟遜於中國,股市卻佔優。馬斯克揭露,美國國際開發總署長期資助過千媒體抹黑他國,西方媒體對中國及香港經濟片面報導,打擊投資者信心,致東方股市多年偏軟。如今,隨著對中國和香港經濟深入瞭解,國際資金流向更具潛力、走勢滯後地區,美國市場承壓。
美國政府及其政策也嚴重影響市場信心。馬斯克曝光美國政壇貪腐嚴重,官員腐朽,國家千瘡百孔。五分之一從政議員涉內幕交易,佩洛西夫婦為典型,在政策利好前精准買入特斯拉、微軟、英偉達股票期權。
今年 1 月,特朗普就職前推出 「特朗普幣」,創建 10 億枚,8 億枚由旗下公司持有,漲幅達 412 倍。隨後,妻子梅拉尼婭推出 「梅拉尼婭幣」,曾短時間暴漲超 2000%,後大幅下跌。總統高調涉商引發爭議,有報導稱 「特朗普幣」 前十五大持倉者中五位已獲利清倉,按最高市值算,特朗普家族相關公司持有的幣曾價值 430 億美元,近乎烏克蘭三年美援的六成多。從政者道德受質疑,市場信心重建艱難。
三、主導的政治市
影響經濟,「政治市」 往往主導性更強。歷史表明,股市受經濟波動影響,但捲入嚴重政治風波時,衝擊遠超經濟因素。當下美國政治市極具代表性,與經濟市本質不同。經濟波動有規律、可預測且有復甦路徑;政治市 充滿不確定性與人為不可控因素,還會強化、改變經濟層面影響,如債務和經濟政策等。
美國經濟本就債務龐大,根源是政治決策過度依賴債務擴張,追求短期政治利益。而主要債主包括日、英、加、法等盟友及中國(排名第二),特朗普外交政策引發債權國對抗情緒。例如,2 月 28 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美國白宮未屈服于美國正副總統言語壓力,雙方激烈爭執,次日英、加等西方盟友高調支持澤連斯基;國內因特朗普激進改革引發不滿,美國陷入內憂外患,債務危機一觸即發。
此外,經濟政策由領導人決定,特朗普上臺後行事風格獨特,不顧法規,在國際上頻繁打破規則、任性退群,將 「自由貿易」 替換為 「公平貿易」、「對等貿易」。自由貿易基礎理論由西方界定並推崇,250 年前亞當・斯密提出 「絕對優勢」 理論,200 年前李嘉圖提出 「相對優勢」 理論,但這些英國經濟學家的理論誕生背景被忽視,當時英國作為海洋帝國向我國輸入鴉片,虎門銷煙後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強迫我國開放港口。如今美國一旦覺得規則對己不利就隨意篡改,這種無視國際規則的政治行徑,嚴重破壞全球經濟秩序,削弱投資者對美國市場信任。經濟政策淪為政治工具,一系列問題未妥善處理。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政治行為看似為談判增加籌碼,實則損人不利己,對美國毫無益處。政治層面的混亂使投資人對美國市場信心遭受重創,信心一旦喪失,恢復難度極大。美國股市在經濟衰退風險、市場信心受挫,以及政治市的多重打擊下,瀕臨崩盤絕非危言聳聽。最後,以一首五言詩作結言:
政棍卑如鼠,寒盟惹困災。
山窮流水盡,枉斷股塵埃。
註:
1、3月3日,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里奧(Ray Dalio)接受彭博社訪問時向特朗普政府發出警告,要立即承諾削減赤字至GDP的3%,否則美國3年左右面臨如「心臟病發作一樣」的重大債務危機。
2、3月6日,劍橋大學皇后學院院長,彭博專欄作家埃爾-埃利安(Mohamed A. El-Erian)預計,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25至30%,高於年初時的10%。
原刊於《文匯網》,本報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