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有效供給?

從經濟政策的角度看,至少需要回到如下幾個主要問題:什麼東西供給過度了?什麼地方供給不足?什麼地方提供了錯誤的供給?

要建設內部消費社會

 
第四,加快跨區域的生態安全、江河治理等項目,這些項目需要中央政府的協調,但也能消化大量的庫存和產能。
 
第五,建設內部消費社會。建設消費社會很多年來都是政府的目標,但近年來中國儼然已經形成了一個外部消費社會。中國居民的消費能力很強,但國內供給不足,只好到外部消費。從各種名牌包包服裝到技術含量高的馬桶蓋、電飯煲、安全套和感冒藥都要去國外購買。這是對中國製造業的巨大諷刺。
 
中國商品在質量、品牌等方面存在着瓶頸,不能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有價格要素的影響,即各類產品的國內價格和國外價格相差實在過大。但為什麼會產生這些荒唐的情況?這些年,有關部門都在大力抓虛擬經濟,搞虛的東西,不僅忘記了實體經濟,而且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例如,網購市場大量充斥假貨,減低中產階級的消費趣味;同時,也把整個正式經濟轉化成為非正式經濟。除了通訊領域,中國很多方面的製造技術都跟不上他國,甚至在退化。在技術創新被忽視的情況下,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就導致了外部消費社會的產生。政府部門不僅沒有規製網購市場,更對網購市場做毫無理性的推動,這是要負起責任的。
 
第六,新技術空間的發掘。以醫療和醫藥產業為例,最近溫州康寧醫院在香港上市公司獲得巨大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中國首家精神疾病私立專科醫院,看中了客觀存在的巨大的「精神疾病」市場。實際上,看看百度的各種「吧」,不難理解中國的各種疾病人數,數量龐大。不同的「吧」就是一個大市場。如果精心去做,在現行醫療技術的基礎上,中國可以達到世界上最好的醫療技術,因為有多的病例可供醫生觀察。新加坡這麼小的一個城市國家,製藥業面向世界從無到有,做起來了。要發展醫療產業,就需要大量的醫院。醫院建立起來了,但不足病例,因此新加坡要做「假人」作為醫生的工具。中國有多的資源,但因為政策不當,造成了嚴重的浪費。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很多都在務虛,搞虛擬經濟,沒有足夠的企業家來尋找新的市場和發掘新的技術。這需要為企業家提供一套新的機制,把他們導入這些領域。(從供給側的角度如何為企業家提供一系列有效機制,需要另文討論。)
 
總體而言,必須看到儘管中央政府大力提倡創新,但國家的創新能力仍然低下,受到很多實際政策的製約。過度的政策或者錯誤的政策就是這裏所說的「錯誤的供給」,包括上面所討論的過度金融和互聯網化。因此,供給側改革需要的是一整套新的制度和政策供給,在最低限度上糾正過去的供給過度,尤其是錯誤的供給,彌補供給不足,從而找到新的供給,刺激需求,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封面圖片:亞新社)

鄭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