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01 2025 07:38:4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時光隧道

時光隧道見證賽馬會體藝中學35年點滴。李珈沛在《時光隧道》有這幾句:「如果真的有一條時光隧道,你會選擇回到過去中的哪一段時光?讓我回到過去,很想擁抱並感謝當年18歲的自己,因為在往後的14年間,她一直很努力,讓人生無憾無悔。」

這不過是學校的有蓋走廊,遇上下雨天,走進校門,在返回課室前,在下面走着,不怕濕身。同學卻愛稱它為「時光隧道」。

其實,校舍剛建成時,這條行人路是沒有上蓋的。港督衞奕信,教育署署長李越挺到來觀課,與同學互動。那天陽光𤌴爛,沒有下雨,不用打傘,大家在行人道走得寫意,感覺可舒服呢。

彭婉詩與劉德華在「時光隧道」
 

對校友彭婉詩來說,在「時光隧道」巧遇劉德華,拍照留念,事隔多年,她仍然清楚記得當曰細節:「跟着他走進學校室內球場……看着他拍攝打排球的片段,心情興奮不已。拍攝完後與他合照,心跳加速。」

體藝三𠍇:沈立平與短跑好手「大佬榮」黄俊榮(左一),藍球健將「小炬」鄧小炬(中)
 

翻看幾年前出版的《體藝路上》,一本「30年,細說從前」的文集,由不同時期的賽馬會體藝中學同學、老師、校長撰寫文章,記下體藝生活點滴。

來到2024年,體藝有着連串35周年活動,學校秘書Willy寄來一本《體藝說》,那會不會是校刊以外的另一本刊物呢。Willy說這一年,大家都忙,既有在中大邵逸夫堂舉辦的musical音樂劇,又有Gala Dinner。

說起音樂劇,2019年到理工大學JC Auditorium ,觀賞同學的《躍動體藝》(Ti-I Live)。一切從零開始:學唱歌、跳舞、演戲、練習,全年無休。來到這個晩上,這一刻,同學在舞台上,展示無限創意的魅力。

瑞士小學開學,小一同學通過高年級同學排成的向日葵通道。
 

看《體藝路上》,才知道「綿羊」李詠心已移居瑞士多年,她的一篇《夾縫中頑強的向日葵》有這幾句:「在瑞士小學開學,高年級學生會手持向日葵花排出一條小通道,讓小一生經過過這黃色通道走進課室,這幅畫面跟體藝時光隧道十分相似。」「體藝由始至終都不是平凡的中學,是香港教育界夾縫中頑強成長的向日葵,願它巨大的花芯播下不一樣的種子,勿忘初心。」(隨着中學學制改變,DSE取代中學會考,學校的體育與美術成為DSE選修科,而不是會考必修科。學校的發展難免受到影響。希望同學喜愛運動,藝術的「初心」不變。)

校友設計師余嫿與師弟師妹在時光隧道
 

已經是第二代體藝人到這間學校念書了,現在是中學校長的沈立平,他的兩名兒子先後成為體藝學生。讓我想起30多年前,港台拍了一套短片,介紹體藝的學校生活,其中一位亮相的初中生,正是沈立平。

體藝第二任校長陳嫣虹與到訪尤徳夫人
 

沈立平說:「我的弟弟,兩個兒子都是體藝人,因為我希望他們也能像我一樣,在體藝享受人生最重要的學習階段。」

饒宗頤先生的墨寶「體仁藝智」,得來不易。

後記

禮堂掛着饒宗頤(選堂)先生的墨寶。「體仁藝智」是賽馬會體藝中學的校訓。

饒先生的墨寶,得來不易。

當年問饒先生,怎樣答謝他。他說:「請我吃頓酒店的自助午餐吧。」

當年為藝展局負責「香港作家訪問」。受訪者有受訪費港幣一千元。查良鏞先生接受訪問,卻把受訪費贈送給學校,用作購買圖書。
 

李珈沛在《時光隧道》有這幾句:「如果真的有一條時光隧道,你會選擇回到過去中的哪一段時光?」

「讓我回到過去,很想擁抱並感謝當年18歲的自己,因為在往後的14年間,她一直很努力,讓人生無憾無悔。」

禮堂掛着饒宗頤先生的墨寶。

 
另一位同學唐嘉雯,她的難忘體驗:「中國體操王子李寜到訪,校長安排,讓我接待這位貴賓,這是我第一次運用有限度的普通話與嘉賓交談,心潮澎湃的我,帶着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擔任校舍導賞員。」

張灼祥